卑微了。」
李青哑然失笑:「好好努力,祝你成功。」
「那我要是成功了,你有没有奖励啊?」朱翊钧乾笑道,「不是非要有奖励我才有动力,只是有奖励的话……我更能愉悦自足,嘿嘿……」
李青想了想,道:「等你彻底完成了作业,会有的。」
「真的?」朱翊钧惊喜,「什麽奖励?」
「你完成了自然就知道了,完不成,也没资格知道。」李青淡然说。
小东西无奈点头。
~
国师殿。
随着张居正的到来,内阁三学士,六部九卿,庙堂能量最大的十一人,全数汇集于此。
朱载坖开口道:
「开办大明日报,总体来说利大于弊,这点,李大学士已阐述过了,诸位爱卿也说说自己的看法吧。」
「臣赞成。」礼部尚书率先表态,态度之积极,不亚于首辅李春芳。
「臣也赞成。」户部尚书紧跟着表态。
不过,二人之后,却冷了场。
礼部尚书赞同,是因为依照六部职责划分,礼部理当拥有大明日报的归属权。
户部尚书赞同,是因为大明日报能为朝廷创造收入。
礼户是受益的一方,可余者却不是。
除去内阁三学士,六部尚书,在场还有六人,若按人头表决,反对的一方并不落下风,哪怕明知反对不一定成功,这些人也还是想努力一把。
朱载坖见无人再说话,说道:「朕既召诸位爱卿来此商讨,自然是想听一下众卿的看法,有言直言便是,总不会是不敢言吧?」
寂静片刻,
刑部尚书恭声道:「皇上,朝廷开办大明日报,是为了更好的推行国策,对吧?」
「嗯。」
「恕臣直言,如此非但不会达到皇上想要的效果,且还会起反效果。」刑部尚书沉声道,「圈层不同,立场便不同,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凡事最怕较真,如若这般,必然促使百姓较真。」
「百姓较真有何不好?」朱载坖淡然道,「古往今来,正是因为百姓太不较真,一直秉承得过且过观念,才使得地方上的贪官污吏肆无忌惮。」
贪官污吏自然不只是地方才有,朱载坖如此说,只是为了统一立场,效果当然有,却也不大。
反对的一方还是反对。
大理寺卿恭声道:「皇上言之有理,可皇上似乎忽略了一点,如开办大明日报,百姓的这个较真便师出有名,便是奉旨较真,如此的确能遏制地方上的贪腐之风,可也会造成两头堵的情况。」
都察院左都御史接言道:「政策最终还是要靠地方执行,如朝廷既要且要,百姓又较真……非是臣危言耸听,真如此,地方官吏可要造反了。」
都察院一向以敢说话着称,左都御史这个老大,也不白给,十分尖锐的指出问题,「皇上说古往今来的百姓得过且过,殊不知,历朝历代的朝廷也是如此,甚至有些王朝,不得不全权下放徵税权,也是缘于此。」
「呵,有些王朝……」朱载坖嗤笑道,「你说的是前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