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首先,朕没惹他们任何人(3 / 4)

bsp;   能和偶像相提并论,本就是荣幸!

    却听皇帝又道:「不过,三宝太监也是从伺候人开始的。」

    刘瑾脑袋『嗡』的一声,面庞瞬间红如鸡血,激动地语无伦次,他不知该如何表达感动丶感激,便跪在地上猛磕头……

    『砰砰砰……!』

    朱厚照无奈又好笑,骂道:「省着点磕,别把脑子磕坏了,且退下吧。」

    「是是,谢皇上,谢皇上隆恩……」刘瑾这才心满意足地退下。

    出了御书房,一股冷风吹来,他才清醒下来,同时疼痛感袭来,疼得他龇牙咧嘴。

    刘瑾龇牙咧嘴的笑……

    ~

    小院儿。

    李青做了一大锅乱炖,吃了一大碗,馀下的还够他吃两天,这大冷的天也不担心会坏,吃的时候热一下就成。

    大过年的,酒楼丶青楼都歇业了,想出去吃都没地儿去,还好乾儿子买了年货,倒不至于饿肚子。

    「可真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啊!」李青苦笑,「唉…,算了,还是熬一熬吧,过些日子就都开业了,这麽久都熬下来了……」

    就这样,馀下几日李青都是在发呆中度过……

    还好,大明的年假极短,权力机器很快再次运行。

    紧接着,酒楼丶青楼营业,李青告别了吃乱炖的日子,饮食也正常起来。

    中午下馆子,晚上喝花酒!

    至于早饭……他起不来。

    朱厚照颁布了新政,内容中规中矩,并无激进的政策,群臣悬着的心逐渐放下来。

    不过,也有一条针对群臣的政策,缺勤按天数扣俸禄!

    对此,群臣倒无异议,一来合乎情理,二来只是小钱,犯不上为这个让新君不痛快。

    李青稍稍有些闹心,不过总体还是满意的,小皇帝听劝,戒了骄躁,君臣关系没一上来就剑拔弩张。

    眼下的大明最需要的就是稳定,工商业这条路基础已经打牢,接下来交给时间就是。

    不过,弘治朝遗留下的隐患也得修正。

    这帮文臣不能太惯着了。

    正德元年,三月春。

    刘瑾奉旨出海。

    这一行为极大的刺激了文臣,都是人精,一眼就看出新君欲效仿宪宗皇帝,打算用太监制衡他们。

    不过,他们还未来得及施压闹事,朱厚照的恩典就来了。

    ——开经筵!

    且还是为期三个月的春讲,每月进行三次!

    经筵,是帝王以臣为师,学治国之道,特意举行的官方活动,于文臣而言,这是一种尊重,也是一种肯定。

    玩世不恭的小皇帝,能做到这般,在一定程度上挽回了群臣的心,不过,一想到小皇帝要用太监,他们就无法淡定。

    要知道,中关村的汪直可还在呢!

    被汪直支配的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