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朱厚照皱了下眉。
李青倒是十分和气,笑呵呵道:「皇上虚怀若谷,杨大学士不妨直言。」
闻言,朱厚照也不好发火了,闷声道:「说说吧。」
杨神童学问渊博,当即引经据典,道:「历史证明,府兵制才是最优选,募兵制……皇上,兵到用时方恨少啊!」
「纵观历史,大一统王朝几乎没有上来就用募兵制的,之所以后来用募兵制,那是因为府兵制进行不下去了……」杨廷和深吸了口气,道,「当然了,宋代倒是一上来就用了募兵制,可这是有原因的。」
「宋代在建国之初,对土地丶户籍的掌控力就很弱,不得已才搞募兵制,当然了,这其中也有宋太祖出身的原因,他对募兵制度有私人感情……」
杨廷和分析道:「不可否认,募兵制对军队战力,是有一定提升作用的,可相比优势,弊端更大!」
杨廷和严肃道:「募兵制会极大的削弱将士对皇上的忠诚,久而久之……藩镇割据的情况,未尝不会出现。」
「不错!」刘健沉声道:「一旦出现那种情况,锦绣河山必将倾覆,唐晚期的惨祸绝不能在大明上演。」
谢迁瓮声说:「募兵制度往往发生在王朝末期,土地兼并严重,流民暴乱,当此时也,用募兵制度既能快速招兵,又能解决一部分流民,可谓是一举两得,然,眼下大明国泰民安,改用募兵制度,实乃昏招!」
杨廷和作为第一个站出来的,自然要冲当急先锋,言辞也愈发激烈:
「呵呵,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这麽朴素的道理皇上都不明白,看来……也不知兵啊!」
朱厚照脸上一热,悻悻道:「胡扯,朕自幼读书兵书……」
他突然火气上来,一摔纸镇,骂道:「杨廷和你放肆,议政就议政,你搞什麽人身攻击?」
杨廷和一个激灵,这才想起这不是学堂上课,少年不是学生,也不再是太子,是君,是皇帝。
自己身为臣子,这麽说,确实太伤人了。
「臣有罪!」杨廷和忙起身拜倒。
朱厚照胸脯起伏剧烈,恨恨瞪了眼李青,「说说你的看法。」
『李卿,帮朕找回场子!』
李青清了清嗓子,道:「杨大学士言之有理,却不够客观。」
「哦?」双手伏地的杨廷和抬起头,道:「不知李太师有何高见?」
李青笑笑,道:「拿『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这句话来说,杨大学士适才所言,实乃大谬。」
爽!……朱厚照抿了口茶,斜睨了杨廷和一眼。
杨廷和不敢再激怒小皇帝,对李青却丝毫不惧,哼道:「何也?」
「府兵是常备兵制度不假,可养兵千日,未必能用兵一时,杨大学士学识渊博,难道不知历朝战乱时期,军户逃亡现象非常严重,且是常态?」
杨廷和一滞。
李青继续道:「既是议政,当足够客观才是,方才你也说,募兵制相比府兵制,军队战力会有提高不是吗?」
「本官是说过,本官也不否认……」
「如此便好!」李青打断他,继续说道,「俗话说: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