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好胆(2 / 4)

道:「本官从没避讳过募兵制的优点,可李太师却绝口不提募兵制的缺点,转而盯着府兵制的弊端猛烈抨击,这又是何道理?」

    「既然要公允,那便公允到底!」谢迁抿了口茶,道,「还请李太师好好说说,改为募兵制会面临的问题。」

    「募兵制确有弊端。」李青点头。

    「?」

    就这?

    一句话就完了?

    好好好,这麽玩儿是吧……刘健有些愠怒,转而也不讲武德,开始对府兵制的优点大谈特谈:

    「在府兵制度下,军户免除一切赋税徭役,朝廷给予耕地,既保障了士卒的生活,又减轻了朝廷的财政支出,另,军籍不可更改,更不可买卖,他们的一切都是皇帝赋予的,所以,他们忠诚于皇帝,说难听点儿……便是武将想造反,士卒们也不会答应!」

    顿了下,转而抨击募兵制,道:

    「可若换成了募兵制,武将可操作的空间就大了,一切以金钱为基础,皇帝掌控士卒的枢纽则不复存在,士卒只听武将的……

    唐晚期藩镇割据,究其原因,就是募兵制造成的,这点,李太师可承认?」

    李青颔首:「我不否认。」

    「那你为何还如此推崇募兵制?」

    「刘大学士的意思是……因噎废食?」李青反问。

    刘健皱了下眉,道:「募兵制的弊端显而易见,府兵制虽也有缺点,却并非不能接受。」

    顿了下,「不止我朝太祖,历代帝王皆推崇府兵制,莫非,在李太师看来,都是昏庸之举。」

    这一波,不仅带上了朱元璋,还捎带手把众多帝王牵扯进来,换一般人谁敢否定?

    政治正确,永远是说话做事的第一标准!

    刘健不信这麽明显的陷阱,李青会傻傻地往里跳。

    然,李青真就跳了:「太祖就一定是英明的吗?」

    此言一出,几人色变。

    就连李东阳也面露骇然,满脸失惊,沉声道:「李太师还请慎言!」

    李青笑笑,道:「时代在变,所谓的金科玉律终究难逃时间侵蚀,眼下的大明不是太祖时的大明了,就连圣人的治国之言,放之今日也大多行不通,不是吗?」

    此番言论着实大胆,不仅说了太祖,还把圣人捎带进去了,若是让言官丶翰林们知道,绝逼『网..暴』李青。

    几人亦是惊怒。

    好胆!

    这般说话,实在大逆不道!

    不过,却都缄口不言,他们当然知道这是事实,只是不敢说出来。

    同时,也拉不下脸昧着良心反驳。

    「扯远了,皇上让我等议的是军改。」谢迁淡淡道,「对于军改,本官仍持原有态度,不改!」

    「本官亦然。」刘健说。

    杨廷和附和点头。

    李青看向李东阳。

    李东阳道:「若是军改是改为募兵制,本官亦觉不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