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世上真有长生之人(3 / 4)

朱厚照整理了下思绪,问:「为何一上来不会那般?」

    「欲望是一点点膨胀起来的,刚开始双方都会克制。非是心善,而是间隙一起,双方相互不信任,所以起初都不敢太过。」李青解释。

    「确实有道理……」朱厚照沉吟了下,又问,「京官对地方官掌控更进一步,并稳固了权柄,调转枪头面向朕,又作何解?」

    「这和把损失分摊到百姓身上是一码事,通过完善制度,尽可能把风险降到最低。」李青说。

    朱厚照深吸一口气,道:「可以完美解决弊端?」

    「任何事都有两面性,皇上想不担风险,只能什麽都不做。」李青道,「况且,京察本身就是约束地方官的有效手段,不是吗?哪怕没有京卫武学,亦要想办法立为永制,不能因噎废食啊!」

    「地方上,朝廷有派巡抚,巡察御史,本也是在监督啊!」朱厚照说。

    李青道:「时间一长,沆瀣一气。」

    朱厚照无言。

    「说说你的方案吧。」

    「让犯罪的难度提高,让犯罪的成本扩大!」李青说。

    朱厚照眼睛一亮,追问:「具体呢?」

    「三杨秉政期间,他们兼着六部尚书之位,京察时他们一把抓,可现在不一样了。」李青道,「太上皇定的规矩,内阁大学士不得兼任任何官职,这就给了你可操作的空间。」

    「内阁,六部,一分为二!」朱厚照脱口而出。

    李青摇头。

    「不对?」

    「不,不够!」李青轻笑道,「皇上可别忘了,还有个都察院呢。」

    小老弟什麽尿性,李青再了解不过。

    ——墙头草,风往哪儿刮往哪儿倒!

    不过,但凡能支棱起来,小老弟立马就能翻脸不认人。

    主打一个灵活。

    内阁,六部,都察院,三方势力介入京察,相互制衡之下,能最大限度的规避风险。

    三角形,是最稳固的结构!

    放之政治亦然。

    这一点,汉末三国已生动的演绎过。

    有搞头……朱厚照问:「具体如何分配?」

    李青沉吟道:「六部不能全卷进来,不然就失衡了,老规矩,让六部之首的吏部来就是了。吏部考功,都察院考过,他们有初审丶提名之权,内阁则有终审丶裁定之权。最后的决策,由皇帝来拍板。」

    「吏部掌升迁,都察院掌监察,内阁掌票拟,如此分工他们挑不出毛病。」李青道,「皇帝在拍板前,可提问初审,终审,卷宗……,皇上以为如何?」

    朱厚照闭上眼,好半晌,喃喃惊叹:「妙,妙不可言,太妙了……」

    良久,他缓缓睁开,直视李青,道:

    「所以……世上真有长生之人?」

    似疑问,又似肯定,朱厚照定定望着李青。

    李青诧异:「你说我是永青侯李青?」

    「你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