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可喜可贺(1 / 4)

    杨廷和苦笑:「先生未免也太……他就一毛头小子,怎担得先生『小友』之称?」

    内阁三学士,文学造诣方面,李东阳名气最大,刘谢都要稍逊一筹。?????丂???.??σ??????

    李东阳道:「以杨慎的才情,未来成就必定在你我之上。」

    「先生谬赞了。」杨廷和谦虚道,「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犬子也就还好。」

    嘴上这麽说,杨廷和对这个儿子亦是满意的紧。

    顿了下,道:「后年就春闱了,杨慎正在苦读,京师这边官僚气太重,我怕扰了他学业,故没让他来京。」

    李东阳颔首,道:「这是对的,他这个年纪,正是读书的好时候,后年春闱……以杨慎的才学,不说状元及第,也必定是头甲。」

    「呵呵……这谁说的好呢。」杨廷和笑笑,又闲聊了一会儿,起身作揖,「今日先生一言,廷和受益良多。」

    李东阳跟着起身,道:「内阁现在只有你我两人,我已是垂垂老矣,这些日子多赖你费心。」

    「先生这就太见外了。」杨廷和连忙客气,接着,蹙眉问:「依先生之见……,内阁可会再添新人?」

    「这是肯定的,两个人着实有些少了,内阁阁员不说多,怎麽也要三五人才是,我呢,精力有限,也干不了几年了啊。」李东阳叹道,「估摸着啊,过不了多久,内阁就会再添新人。」

    闻言,杨廷和不禁紧张起来,道:「先生以为,新任大学士会是李长青,还是杨一清?」

    对这两个人,杨廷和还是很忌惮的。

    前者的手段丶能力,他自认敌不过。

    后者是封疆大吏,总督数镇军务,还兼着陕..西马政,权柄之大,完全不是他能抗衡的。

    这二人谁入阁,他的内阁二把手之位,都会受到严重威胁,如何不紧张?

    李东阳失笑道:「依我看,这两个人都不会入阁。」

    「都不会……为何啊?」

    「李长青无意于庙堂,杨一清……」李东阳笑道,「别忘了,募兵制可还要靠他去执行,他若入阁谁来推行募兵制?」

    顿了顿,打趣道:「方才还说『慢』,怎麽又急了?」

    「呃呵呵……」杨廷和讪讪,道,「我也只是一问。」

    …

    送杨廷和出门,李东阳在门口驻足良久,轻叹道:

    「杨介夫才具不凡,亦极具政治天赋,然,胸襟气度终是差了一筹,我走后……唉,如果那李长青肯入阁……抽空再争取一下吧,实在不行,杨一清也是合适人选。」

    介夫的能力没的说,却不够大气,将来难保不会排除异己,记得当初与那王家公子……李东阳暗暗叹息:还得有人压着他才行啊!

    ~

    杨一清之后,李青就没再操心募兵制的事,该做的都做了,哪能事事冲锋在前?

    况且,现在他也没办法光明正大的干预。

    除了跟弘治医病,他清闲的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