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刻还迷迷瞪瞪,转眼就龙颜大怒,饶是焦芳宦海沉浮数十载,也不禁惊惧莫名。??????
「皇上,京察确有一些好处,可坏处更大,这很容易滋生官员腐败。」焦芳说。
「这本官就不敢苟同了。」杨一清淡淡道,「京察查的就是官员腐败问题,焦尚书怎会有如此看法?」
「这个……」焦芳迟疑着不知该咋说,好一会儿,才悻悻道:「趋利避害是人之本能,届时,破财消灾者不计其数……可不就是易滋生腐败吗?」
杨一清呵呵,「为何要破财消灾?灾从何来?」
「这个……」焦芳不敢再接下去了。
可杨一清却并不打算放过他,发出灵魂拷问,「焦尚书的意思是……我大明的官员都不乾不净,不清不楚,经不起京察考验是吧?」
焦芳哪里敢承认,但凡点头,他这个吏部天官也做到头了。
「本官何曾说过这话?」
「那你解释解释:破财消灾者不计其数。这句话是什麽意思?」
「你……」焦芳气结。
同时他心惊胆颤,唯恐犯了官场大忌,葬送好不容易获得的权势地位。
「杨总督你既问本官文治上的事,本官也要问问你武备上的事了。」焦芳没法回答,索性攻敌必救,哼道:「你来解释解释军队战力下滑,怎麽一回事?」
杨一清咧嘴一乐,道:「我需要向你解释?」
「你……欺人太甚!」焦芳气得吹胡子瞪眼,转头告状,「皇上,他,他不尊重我。」
「……」朱厚照满脸黑线,没好气道:「他尊不尊重你且不说,你尊重朕了吗?」
咋又是且不说……焦芳气郁,拱手问:「皇上,老臣哪里不尊重您了?」
「看,又开始胡搅蛮缠……。」朱厚照摊了摊手,无奈又好笑,道:「不是杨卿问你文治上的事,是朕在问你,朕在问你京察有何不妥之处,你直接回答就是了,干嘛老是弯弯绕呢?」
朱厚照淡淡说道:「你刚说了一个,京察会滋生腐败,这个论点并不中肯,且你也无法辩驳杨卿的问题,还是说一个更能让人信服的吧。」
顿了下,「说不出来,朕可是会生气的,朕的耐心是有限的,快说。」
「……」焦芳一阵头大:完蛋,糊弄不下去了。
其他人心理上虽也力挺焦芳,却没人声援,谁也不敢接这烫手山芋。
焦芳压力山大,半晌,才道:「京察的不妥之处在于……会导致官场相互内斗不断,互相攻讦,长此以往下去,会严重影响到政事!」
焦芳沉声说:「京察贸然开启,官员必将人人自危,非是大明无贤臣,而是京察一开,有人想因此立功,有人想以此整人,人与人之间的信任顷刻间崩塌……」
到底是宦海沉浮半生的大佬,思绪一打开,立时分析的头头是道。
他的这些说辞,并非夸大,更不是信口胡诌,都是有根据的推断,且符合情理。
随着焦芳逐条列举,群臣先后附和,末了,有组织,有纪律的共同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