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程度上振奋了士气,士卒们也有了更多时间操练,战力方面显着提高,就是……还经历过实战,还无法判断真实战力。」
李青缓缓点头,问:「杨大学士是武将出身,入阁后当也负责武备的相关事宜吧?」
「嗯,这方面的大小事宜丶奏疏,一直都由我看着。」杨一清说。
「关外局势如何?」
「不太乐观。」杨一清叹道,「这麽多年来,鞑子不敢轻易进犯大明,说起来是好事,却也促使他们走上了统一之路。小到一家,大到一国,都要寻求生存发展,不能向外,便要向内,不久的将来必有一战!」
李青沉吟了下,道:「这未必是坏事。」
顿了顿,「你觉得这一天还有多久?」
「这我可说不好,不过……以我的判断,很快了。」杨一清想了想,给出个时限,「大概五年吧。」
「五年……」李青蹙眉。
这个时限让他很尴尬。
若是十年,他还能抽空去趟海外,可五年……说好了久住,至少也得住个两三年吧,到时候再出海怕是赶不上了。
当然,李青并非在怀疑明军战力,他只是不放心皇帝。
昔年朱祁镇拉了坨大的,到现在李青都还犯着恶心,他可不想重蹈覆辙。
尤其是朱厚照的脾气,跟他爹可是两个极端,战事一起,保不齐要亲自操刀。
怎奈,五年着实有些久了。
李青思索片刻,问道:「五年之外,还是五年之内?」
「这谁敢保证?」杨一清苦笑道,「世事变化无常,这麽大的事更是难以给出精确判断……」
说着,杨一清又绕回了前来的目的,认真道:「以先生的才具入阁绰绰有馀,皇上对你格外信任,本官亦相信先生的人品,不若在朝为官可好?」
「是皇上让你来的?」
「皇上特意告诉我先生回来,自是有这个想法,不过,这也是我的本意。」杨一清说道,「皇上的性格先生当也了解,战事一起,他多半会选择御驾亲征,我是劝不住他的,杨廷和……也不行。」
「有三厂一卫,皇上一旦铁了心,百官便是齐心协力,也未必压的住。」杨一清沉声说:「恐怕也只有先生你了。」
李青就怕这个,闻言不禁陷入纠结。
良久,
道:「这些年我一直在奔波,确实有些累了,不过,我会看着他的,届时,我不会袖手旁观。」
跟家人过两年温馨生活,还是在京师落脚吧……李青心累的想着。
明明那麽多时间,可大多时候,他仍是感到分身乏术,预定的时间规划,好似都没有达成过。
记得走之前,他还信誓旦旦的说,忙完这趟就好好享受生活,陪儿子丶侄女走完最后一段,可海外的局势变动,以及皇帝的不可控,让他很难守诺。
只能……尽量兼顾着来。
李青不禁问自己:若是五年之后,儿子侄女身体不好了呢?还能再去海外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羁绊太深了,亦或说他太贪心了。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