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你的担忧不无道理,我们不能以不能亲征为藉口上疏,却可以以其他方式。」
「比如……?」
杨廷和迟疑纠结少顷,缓缓道:「皇后娘娘并未诞下龙子。」
此言一出,众人不禁倒吸一口凉气,难掩震悚之色。
要知道,杨慎可是前途无量啊!
杨一清却是眸光大亮,赞道:「杨首辅高见,战事约莫在春末,只要熬过这两个半月,皇上再想亲征也没机会了,龙嗣乃国之根本,皇上还处于少壮时期,充盈后宫也无碍龙体,且大明也迫切需要一个龙子降生,以稳定朝野。」
这一次,其他人却没有跟进。
官做到他们这个地步,子孙辈儿可都享受了朝廷恩荫,未来进入仕途板上钉钉,他们不得不考虑得罪正宫皇后的政治得失。
再一个,皇后能生公主,就极大概率能生龙子,哪怕不是长子,法理上也一样具有最优先级。
以此上疏,无异于在含沙射影的隐喻皇后娘娘生不出儿子。
未来人家生出儿子,继承大统,怕不是要清算今日之辱。
他们自己倒没什麽,都是一把年纪了,可不能不为儿孙考虑。
须知,养尊处优的正宫娘娘,普遍超级能活,基本上都能熬到儿子登基。
再者,女人大多记仇……
谁也没想到,杨廷和竟如此豁得出去。
见此情况,杨廷和难掩失望,道:「本官上疏,诸位大人署名即可。」
「都是为了大义,本官愿署名。」王琼率先开口。
众大佬略一迟疑,便也纷纷附和。
正所谓:冤有头,债有主。有杨廷和在前面挡着,自无需过分担忧。
「本官也愿。」
「都是为了大明。」
…
正月十六。
年节刚过,朱厚照本以为这只是个稀松平常的早朝,不料,朝会一开始,就出现群臣汹涌的一面。
弹劾他工作太过认真,全然不顾宗社!
皇上你应该广纳嫔妃,为皇室开枝散叶努力,臣民都盼望着龙子降生呢……
朱厚照挨骂次数多了,可被这麽骂的还是头一次,一时间……竟有些小爽。
「咳咳……,祖宗的江山社稷,朕岂敢懈怠?」朱厚照嘴角难压,却仍是作出一副不怕苦累的明君模样,淡淡道,「身系社稷万民,朕岂能留恋于温柔之乡?」
杨廷和义正言辞的说:「我大明以孝治天下,民间有句俗语: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皇上如此……岂是孝子所为?」
杨一清出班附和,摇头晃脑道:「暖春将至,再逢燕尔新婚,如胶似漆……龙子指日可待啊!」
这杨一清是不是刚看完插画啊?怎的如此露骨……杨廷和斜睨了他一眼。
众文官也是心中鄙夷,暗道:兵痞就是兵痞,入了阁也是兵痞,真的是……羞与他为伍!
「为了江山社稷,为了列祖列宗,请皇上允准杨首辅之谏言。」群臣附和,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