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驾崩』(1 / 4)

    杨廷和没办法拒绝了。

    回望了眼乾清宫,暗叹了声,道:「劳公公带路。」

    …

    「臣杨廷和,参见皇太后娘娘。」

    「杨卿家快快请起。」张氏虚扶了把,道,「皇上他……可有说什麽?」

    「娘娘是指……?」

    张氏脸上一热,纠结片刻,抬手挥了挥,左右尽皆退下。

    张氏严肃起来,「昔年宣宗英年早逝,当时张太后……唉,如若照儿转危为安,那是天大的好事,如若……列祖列宗的江山社稷……」

    「娘娘!」杨廷和语气稍稍加重。

    张氏一滞,悻悻道:「杨卿家误会了,本宫并无干政之心,只是……承继大统事关重大,本宫有些心忧罢了。」

    杨廷和沉默以对,心中却不爽到了极点。

    皇帝反感后宫干政,事实上,朝臣亦如是。

    国之大事,在君在臣,可不在外戚。

    大臣对外戚是相当戒备的,历来如此。

    就拿唐朝的武曌来说,在这时代,她可不是什么正面人物,甚至由于她的关系,导致『高宗』这个庙号都带有贬义了。

    当然了,真正把『高宗』庙号搞臭的是宋高宗。

    「吉人自有天相,娘娘倒也不必过于忧虑。」杨廷和隐晦提醒,「当初诚孝张皇后,是宣宗明发旨意。」

    同样姓张,同样是太后,张氏难免动了些心思。

    政治场上的顶端玩家杨廷和又哪里看不出来?

    张氏一时间哑口。

    好一会儿,郁愤道:「杨卿家竟如此作想……哼!恶意揣测太后,当真是好生放肆!我儿还没怎麽着呢,怎麽?这就想架空皇室了?」

    好大一口锅砸来,杨廷和可不敢接,忙跪地叩头:「臣岂敢,是臣以小人之心度……臣有罪。」

    张氏郁气难消,却也没再发难,她平息了下心中愤懑,重新温和下来。

    「哀家只是想知道……皇上可有做决定?」

    「臣不知。」杨廷和摇头。

    张氏没压住怒火,拂袖道:「退下吧!」

    「是。」

    杨廷和起身,心头却格外沉重,走了两步倏地一顿,霎时间,他福至心灵,试探道:「娘娘更希望……谁来继承大统?」

    张氏一僵,见杨廷和不似开玩笑,迟疑道:「本宫以为……兴献王独子更适合。」

    果然,论远近亲疏,兴献王之子与皇上这一脉最近,且朱厚熜与皇上同辈,若他来承继大统,太后便还是太后,自身权益受影响最小,那麽……自己是否可以利用这一点呢?

    杨廷和怦然心动。

    他现在迫切需要权柄,需要更大的话语权,来稳定本就不稳却又突遭变故的朝局。

    外戚虽然不让人待见,可若是利用得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