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天真(1 / 3)

    李青的分析很有道理,也经得起推敲,可朱厚熜总觉得哪里怪怪的,又说不上来。

    吭哧半晌,朱厚熜道:「先生,咱们还是说回一条鞭法吧!」

    「哎?既然话赶话赶到这儿了,不妨展开说说……」李青不管,持续输出……

    最终,朱厚熜只得抛出棘手问题:「眼下大明国力鼎盛,如此倒也可以承受,可若有朝一日走下坡路了呢?」

    「届时我大明有精兵良将,有何惧哉?」李青反问。

    朱厚熜悻悻无言。

    平心静气想想,左右不过是建一些武学院,确实花不了太多钱,且一座学院建成可以使用许久许久……

    可朱厚熜就是觉得这其中有猫腻。

    思忖良久,他终于发现了重点,「这样做,兵士可是个个都识文断字了啊!」

    何止是兵士,我要的是全民开智……李青没有避讳这个问题,问道:「皇上以为如此不好?」

    「当然不好!」朱厚熜断然道,「懂得越多,越不安于现状,这是在动摇江山社稷根本。」

    李青并不意外朱厚熜的反应,毕竟,连朱厚照的第一反应也是如此。

    「皇上之前都打算用文官制衡文官了,又何以……不明白这个道理?」

    朱厚熜警惕心已起,不肯再轻易表达态度,谨慎道:「还请先生明言相告。」

    李青索性将话挑明,道:「皇上曾致力于把自己摘出来,让群臣明争暗斗,以确保立于不败之地……」

    「这个是朕欠思量了,先生已言明,朕也不再作此想。」朱厚熜闷闷道,脸上多少有些挂不住。

    「且听我把话说完。」李青吁了口气,道:「其实,大方向上你并没有错,只是格局太小了。」

    「什麽意思?」朱厚熜心中一动,来了兴趣。

    「党争误国害民,然,阶级斗争却能促进和谐。」李青说道,「就拿言官来说,哪怕尚书大学士,也怕他们弹劾不是?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这些言官都饱读诗书,明辨是非,懂得大明律法,知善知恶……」

    「然,随着权力场的演变,言官已逐渐沦为朝廷大员的喉舌,失去了相当一部分的存在价值,故才使得官场风气愈发不堪……」李青问道,「可若是全天下的百姓,都成『言官』了呢?」

    李青说:「这一来,贪官污吏还敢肆无忌惮吗?拿眼下一条鞭法举例,还有人敢公开反对吗?」

    朱厚熜沉吟少顷,微微摇头,道:「可若全天下的『言官』都对付朕,对抗皇权,又该如何?」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皇上何以妄自菲薄?」李青反问,「难道皇上认为自己是失道之君?」

    朱厚熜这会儿已经清醒了,立即给出高智商的反击,道:「权力运转需要成本,换言之,需要钱粮,钱粮多来自赋税,百姓愚昧尚有抗税之举,百姓精明又当如何?」

    「皇上之言看似有道理,实则杞人忧天。」李青说道,「我只问你,世人读书是为了什麽?」

    「自然是做官!」朱厚熜想都没想。

    「做官的前提是什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