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永乐篇 第135章 英雄迟暮(3 / 4)

    婉灵笑着说:“世上哪有事事顺心如意的啊,如先生这般的好人更是少的可怜,绝大多官员,都是先为自己的小家考虑,再为大明这个大家考虑,甚至……”

    “甚至大部分官员,为了自己的小家,损害大明这个大家。”怜香口无禁忌,替她说了出来,“那些个读圣贤书的人,可没几个好东西。”

    红袖瞪了她一眼,怜香恍然惊觉,讪笑道:“先生,我不是说你哈。”

    “嗨,没事儿。”李青自嘲道,“先生可不是什么读书人,我连科举都没参加过。”

    “所以呀,”婉灵继续道,“人人为己,仅极少数人为公,这一小撮人呢,或许可以改变少部分事情,甚至一个时间段的事情,但……

    无论这些人再如何努力,也难以改变本质,何必徒增烦恼?”

    红袖接言:“是呀先生,你别老是给自己增加负担,你又不欠谁,干嘛那么累呀?”

    “就是嘛。”怜香小声咕哝,“再说了,先生你又改变不了,还不如放平心态呢。”

    李青怔了一下,苦笑不已。

    ……

    六月十五,京师。

    李青下了马车,第一时间进宫复旨。

    乾清宫。

    朱棣斜倚在软塌上,听完李青的讲述,满意笑道:“干的不错!”

    “都是仰赖皇上天威。”李青说了句套话,问:“皇上,你提前召我回来,可是……?”

    “嗯,出事了。”朱棣苍老的脸上透着些许疲惫,“瓦剌要不行了。”

    “什么?”李青心中大惊,“这才多久啊,怎么就……”

    顿了一下,狐疑道:“不是瓦剌故意传递的假情报吧?”

    “真不行了。”朱棣叹道:“现在的瓦剌,比昔年兀良哈还要弱些,这是锦衣卫、东厂、以及边外斥候打探的来情报汇总,你看看就明白了。”

    李青上前接过折子,展开查看。

    朱棣做着讲解:“正月瓦剌遇袭,折损五千人,牛羊七千余只,二月下旬,鞑靼再次袭击瓦剌,劫掠妇孺、牛羊无算,四月底,瓦剌再次遇袭……”

    “从年初到现在,瓦剌一共遇袭三次,如今兵马不过三万,妇孺丢失大半,牛羊更是折损严重,已经无法开展大的贸易了。”朱棣忧虑道:“如若坐视不管,瓦剌挺不过今年,届时,蒙古可就真统一了啊!”

    “如果是这样,那是该出兵。”李青神情凝重,旋即捕捉道重点,“百官反对?”

    “不错。”朱棣脸上浮现一抹抑郁之气,“六部、都察院、内阁……全部反对,包括你兵部的两个侍郎,就没一个同意的。”

    “所以……”

    “所以朕把他们都下了大狱。”朱棣哼哼道。

    李青没有接言,静待下文。

    朱棣沉默片刻,苦涩道:“李青啊,朕说话有些不好使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