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卷:嘉靖篇 第144章 遇事不决问父皇(3 / 4)

p; 朱载坖陡然有些不舒服,闷闷道:“儿臣不觉得永青侯会袖手旁观。”

    “遇大事,李青自然不会袖手旁观,可这是大事吗?”

    “这还不是大事?”

    “没有解法之前当然是,有了解法就不是了。”朱厚熜嗤笑道,“你都有答案了,还指望李青帮你平事?”

    朱载坖突然有些伤情,自嘲道:“儿臣真是……福薄德浅啊。”

    “你以为父皇走到今日这一步,全是靠着李青?”朱厚熜被儿子给逗乐了,笑骂道,“你爹我刚登基那会儿,外有杨廷和,内有张太后,总比你这会儿难吧?李青在哪里?”

    “杨慎喊出‘国家养士百五十年,仗节死义,正在今日’之语时,李青又在哪里?”

    “是,李青给了我答案,可真正践行的时候,从来都是你爹我一人的努力,甚至许多答案,都是你爹我自己悟出来的……”

    “呵,你难?你能有多难?你难?谁又容易了?”

    “你难过宪宗皇帝?你难过中宗皇帝?你难过成祖文皇帝?你难过太祖高皇帝?”

    朱厚熜没好气道,“今父皇在,能给你解一时之难,可父皇又能护你多久,你也别指望李青,未来相当长的时间,他的战场都不是庙堂了。”

    顿了顿,“你是皇帝,你有自己的股肱之臣,不要这山望着那山高,珍惜眼前人才是正经。”

    朱载坖苦笑叹息:“永青侯也说过和父皇类似的话,可儿臣……唉,儿臣本事不济。”

    “其实,也不需要你多英明,只要在大事上不糊涂就成了。”

    “……”

    朱载坖苦叹道:“儿臣预感,未来……大明只会更难。”

    “难的从不是大明,难的只是皇帝,只是大臣,只是当权者……”朱厚熜说。

    “敢问父皇,儿臣该从哪个方向努力?”

    “不用想这么远,做好当下就是了。”朱厚熜说道,“相信你儿子,相信李青,相信未来的大臣,不必徒增内耗。”

    朱载坖苦笑道:“父皇言之有理,可儿臣怎敢懈怠?”

    “我几次说过,不要太用力,用力过猛只会透支你的心力,不然,未来终有一日……你会承受不了。”

    “儿臣不明白。”

    “该你明白的时候你自会明白。”

    朱载坖不理解:“现在不能说吗?”

    “不是不能,而是……算了。”朱厚熜说道,“答应父皇一件事。”

    朱载坖躬身道:“父皇请说。”

    “如果有一天,你感觉太累,甚至感到万念俱灰,不要跟人过不去,也不要跟自己过不去。”

    朱厚熜帝王之气尽去,慈祥且温和的说:“累了,倦了,就躺一躺,没什么的,不要难为自己。”

    朱载坖无奈道:“父皇,儿臣不及您万一,你这样说话……儿臣完全不明所以啊。”

 &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