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永乐篇 第161章 朱棣的忧虑(2 / 4)

  他挪动了一下身子,换了个更舒服的姿势,“我呀,还按以前的生活节奏,以往如何,现在还如何,

    朕天命将近,你一个凡人又能有何作为?”

    李青默了一下,没有再劝。

    正如之前师父张邋遢说朱允炆:腿长在你身上,路该怎么走,如何走,你自己选择,这是你的权利,没人有资格给你做决定。

    李青没资格替朱棣做决定,人生在世,就图个开心,尤其是生命的最后关头。

    外面的雪越下越大,殿内的炉子越燃越旺,食材鲜香四溢,聊着天儿,吃着肉,喝着温酒,怎是一个美字了得。

    两人认识了数十年,表面上是君臣,实则是朋友。

    李青没有文臣那一套,也没什么忠君思想,和朱棣相处时,一向很随意。

    朱棣也喜欢这样的李青,那种唯唯诺诺,说着违心奉承话的臣子,他是咋瞅咋不顺眼,还是喜欢姚广孝、李青这样的人。

    “时间过得真快,老和尚都走六七年了。”朱棣感慨,“不过也好,等朕下去了,也不怕寂寞。”

    接着,睨了李青一眼,“你这厮倒是挺能活,看你这模样,再活个十几二十年都不成问题。”

    李青讪笑,还真怕朱老四要带他走,尽管可能性不大。

    “我医武双修,又不似皇上这般操劳,打仗也都是监军,没吃过啥苦。”李青谦虚道,“不过十几二十年倒是夸张了,顶多也就七八年。”

    “是吗?”朱棣揶揄,“那你敢不敢摘掉面具?”

    李青佯作不满:“皇上,你这不是在我伤口撒盐吗?

    怎么说,我李青,在当年也是十里八村的俊后生,为了大明,我是流血又流汗……”

    “打住。”朱棣头大,打断他的滔滔不绝,“没让你自我表彰。”

    李青:“……”

    朱棣没再继续这个话题,转而聊起了其他,二人聊海上贸易,聊关外局势,聊未来的大明……聊得不亦乐乎。

    ~

    朝堂很平静,只有朱棣一种声音。

    平静的日子过的很快,转眼到了过年。

    大年初一,奉天殿广场。

    朱棣照例发红包,这次没有画大饼,甚至连年终总结都省了,只是单纯的例行公事。

    他的身体每况愈下,多年的政务、征伐,消耗了他太多的精气神,苍老的速度几乎肉眼可见。

    李青知道,朱棣扛不了多久了。

    事实也正如李青所料,二月初,朱棣病情加重,连上早朝都倍显吃力。

    但他依然坚持,如他所说,以前如何,现在也如何。

    李青想让他休息,以便更好的治疗,不过朱棣拒绝了。

    用他的话说:一旦躺下,就再也起不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