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仁宣篇 第15章 大明的福运(2 / 3)

;   见李青皱着眉,好奇问道:“青伯你想什么呢?”

    “既然皇上同意,那你尽快掌军。”李青严肃道,“不久的将来,可能会出乱子。”

    “乱子?”朱瞻基怔了一下,“你是说二叔要造反?”

    李青反问:“你就那么笃定你二叔会造反?”

    “呃……”朱瞻基讪讪道,“二叔的事儿,我也有所耳闻,坦白说,他是被爷爷坑了,以他的性子心里肯定咽不下这口气。”

    “他不会造反。”李青摇头,“乐安不过一个县城,他没有护卫,也没有城池,距离京师不过千里,凭什么反?”

    “这个……万一呢?”

    李青问:“万一有朝一日他真反了,你打算如何应对?”

    “我……”朱瞻基想了想,“若他识时务,我会让他在京师汉王府度过晚年。”

    “他若不识时务呢?”

    朱瞻基默然片刻,“杀!”

    李青暗叹:不愧是朱棣最看好的继承人,果真杀伐决断,对自己的亲叔叔都不手软。

    坦白说,从个人的角度上,李青并不是很喜欢朱瞻基,但从一国之君的角度出发,朱瞻基满足了他对皇帝的所有期望。

    朱瞻基具备明君该有的品质,也相当有能力,虽然还不足够老练,但各方各面都已然很出色。

    朱瞻基有他爷爷的狠辣,也有他父亲的才能,心狠手辣,做事果决,丝毫不拖泥带水,同时也有一颗治国安邦的心。

    这样的人做皇帝,是大明的福运。

    “不说这个了,我让你尽快掌军,不是因为你二叔。”

    “那是……?”

    “我说的乱子是指南方。”

    朱瞻基不解道:“市禁则转商为寇,市通寇转为商,海运一开,市舶司一建,无论是平头百姓,还是富绅地主,都能在其中分一杯羹,之前走私的贼寇定然弃暗从明,能出什么乱子?”

    “不是贼寇,而是…官绅、勋贵,亦或藩王。”

    “这……你是说,他们有会异心?”

    “不一定,但防患于未然总没错。”李青叹了口气,“海上贸易的利润太大了,可以快速让许多家族崛起,乃至上升到一个极高的高度,

    但凡有些权势的,没人不想从中分羹,便是藩王也是一样;

    在此过程中,他们频繁接触,或形成产业链,或相互合作,总之,最后肯定是利益捆绑。”

    朱瞻基瞬间get到点,凝重道:“官绅和藩王若捆绑在一起,那后果就严重了。”

    “哎?倒也不至于翻天。”李青摇头:“目前的大明正是国力最强盛的时候,他们反不了,也不敢反,但会让大明陷入内耗。”

    “另外,还有一点才是重中之重。”李青严肃道,“一旦江南出了乱子,朝堂上的那群人势必借题发挥,嚷嚷迁都回南京;

    甚至为了回南京,他们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