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中旬的东平影视基地,褪去了春日的微凉,也还未染上盛夏的燥热,清晨的风带着荷塘的湿润气息,轻轻拂过仿宋代建筑群的飞檐翘角,将檐角悬挂的铜铃吹得“叮咚”作响,清脆的声响在晨光中散开,为这座古色古香的基地添了几分灵动。
天刚蒙蒙亮,基地里就已经有了动静。
工作人员们陆续到场,有的推着道具车穿梭在石板路上,有的拿着剧本在布景前核对细节。
还有的在调试灯光设备,脚步声、交谈声、设备运转声交织在一起,打破了清晨的宁静,也预示着新一天的忙碌即将开始。
苏君不是亏待自己的人,也不想亏待刘亦妃,没有和剧组住在附近的酒店,而是在东平影视基地边缘处准备了一个独立院落。
古香古色的小院内种着几株盛放的石榴花,火红的花瓣在晨光中格外鲜艳,与院内的青石板、木质回廊相映成趣,其中早已没了清晨的静谧。
淡金色的晨光透过窗棂洒进房间,刘亦妃正坐在梳妆台前,由化妆师为她上妆。她穿着一件米白色的衬裙,乌黑的长发披散在肩头,发梢带着淡淡的卷曲,随着她的动作轻轻晃动。
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落在刘亦妃的发间,泛着柔和的光泽。
经过《少年的你》几个月的磨炼,刘亦妃的气质又有了新的变化。
原本自带的清冷仙气中,多了几分沉淀后的沉稳,连眼神都变得更加深邃。
尤其是在演技上,更是有了十分可观的进步,从前刘亦妃入戏慢不说,出戏也难,常常会因为角色的情绪影响到自己。
如今却能精准把握出戏与入戏的边界,镜头前能瞬间融入角色,镜头后也能快速抽离,只是这份“抽离”,并非毫无痕迹。
当初拍摄《少年的你》时,刘亦妃饰演的“陈念”,在校园霸凌的阴影下挣扎、成长,那种隐忍、脆弱与坚韧,让她第一次真正体会到“沉浸式演戏”的真谛。
如今饰演李清照,刘亦妃更是将这份感悟融入其中,从少女时期的灵动娇俏,到婚后的温婉知性,再到国破家亡之后的悲凉坚韧,每一个阶段的李清照,刘亦妃都能精准把握,出戏入戏之间收放自如,再也没有了当初的生涩与卡顿。
只不过李清照的后半生,实在太苦了。
从青州故居的岁月静好,到国破家亡后的颠沛流离。
从与赵明诚的相知相伴,到爱人离世、金石字画皆散尽的孤苦无依她见证了家国破碎。
李清照经历了爱人永别,尝尽了世间的颠沛与悲凉。
每次拍摄李清照后期的戏份,刘亦妃都要完全沉浸在这份极致的痛苦中,那种深入骨髓的悲伤,早已悄悄渗入她的情绪里。
所以每次下戏后,她都需要一个情绪发泄口,而苏君,就成了刘亦妃最“安全”的发泄对象。
不是争吵,也不是抱怨,而是带着几分撒娇、几分霸道的“压榨”与“蹂躏”。
发泄完毕的刘亦妃,早已没了昨晚的脆弱与疲惫,整个人元气满满,微微侧着头,配合着化妆师的动作,嘴角始终带着淡淡的笑意,眼神明亮有神,丝毫看不出半点被角色情绪影响的痕迹。
化妆师的毛刷在她脸上轻轻扫过,她的皮肤白皙得近乎透明,细腻得吹弹可破,连毛孔都几乎看不见,晨光落在她的脸颊上,泛着淡淡的红晕,气色好得让人羡慕。
“茜茜姐,您的皮肤状态也太好了吧,一点瑕疵都没有,上妆都省了不少事。”
化妆师一边为她画眼线,一边忍不住赞叹道。
“就算不化妆,也比很多女明星化了妆还要好看。”
刘亦妃闻言,轻笑一声,声音清甜。
“可能是最近休息得还不错,加上这里的空气好,吃的也清淡。”
嘴上说着谦虚的话,刘亦妃的目光不经意间扫过卧室的大门,眼神里闪过一丝狡黠的笑意。
很快,妆容完成。
化妆师开始为刘亦妃整理发型,将柔顺的长发挽成宋代女子常见的高髻,再插上一支素雅的玉簪,簪头雕刻着一朵小小的、含苞待放的荷花,精致又典雅。
随后,造型师拿着早已准备好的宋代古装走了过来。
那是一件烟紫色的宋制褙子,衣料是上好的杭绸,上面绣着暗纹的兰草图案,在晨光中若隐若现。
下身搭配一条月白色的襦裙,裙摆绣着细碎的云纹,走动时会随着动作轻轻飘动,尽显宋代女子的温婉大气。
刘亦妃站起身,由造型师帮她穿上。
衣袂飘飞间,刘亦妃轻轻转动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