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大地震后,不少制造商从东日本转移到西日本,海江田认为确保西日本电力供应至关重要。
他本以为自己6月18日的讲话得到了首相的同意,毕竟当初停运浜网核电站时,两人在「不波及其他核电站」上达成一致。
海江田前往佐贺县视察,试图与首相联系未果后,便独自前往九州。
他与多人会谈,不少干部都同意重启。
同时,他还会见了其他电力公司的社长,与他们联系,开始重启核电站。
但...海江田回到东京当晚,首相打来电话,告知重启核电站还需原子能安全委员会同意,这让海江田大吃一惊。
首相认为经产省原子能安全保安院作为核电站事故第一负责人,其批准难以让民众信服,要求内阖府原子能委员会也参与处理。
海江田则依据《电气事业法》反驳,该法规定保安院批准即可重启核电站,与原子能安全委员会无关。首相坚持己见,海江田只好约定第二天去首相官邸详谈。
此时的首相在东京都内辗转三家料理店喝酒,与亲信们讨论对经产省的不满,指责经产省试图将重启玄海核电站变成既成事实,未提前向他汇报。
他认为经产省一直在宣传活动,误导民众认为停运核电站会导致电力不足,试图积累既成事实,而他已识破其使俩。
很快,海江田就发现自己被骗了。
与传闻的一致,首相是一个弃核派。
他倾向于推动弃核政策。
海江田当着九州电力三位高层的面抱怨,首相在知事会议上原本准备宣读支持重启核电站的声明,却临时变卦,没有宣读准备好的发言稿。
但此时,九州电力都已经做好了重启的准备。
他们希望有更多的声音支持重启核电站。
于是他们向69名核电相关管理岗位人员发送邮件,请求他们投稿支持重启核电站。结果,有17
名分包商和34名九州电力员工响应投稿。
并且不断去影响,诱导民众投票。
这样的手段很快被首相官邸发现。
尽管经产省不承认故意编排或诱导民众以增加支持重启玄海核电站的意见,但过去经产省主办的核电相关活动中,类似「造假」行为屡见不鲜。
此外,不少人不断要求与首相面谈,海江田也向首相提出了请求,但首相都没有答应,
他们想要得到首相的「保证」,重启玄海核电站,而首相身边的人却提防着他这一点。
首相知道,若按照这个方案发展,对市民出身丶重视弃核和可再生能源的自己来说,会被认为「到头来,首相也是核电推进派」,从而遭受重创。
然而,要是推翻海江田的提议,又会遭到攻击,说「首相真是岂有此理」。无论选择哪一个,
首相都会受损..:
一根筋变成两头堵了。
最终,首相联邦选择推翻海江田的提议。
要求继续对正在运行的所有核电站进行「二次评价」,再判断它们是应该继续运行还是中止运行。
而且,电力公司做出的评价将由原子能安全保安院确认,之后再由原子能安全委员会确认其是否妥当,摆出了双重确认的姿态,
在不久之后,有人曝光了九州电力邮件「造假」丑闻,社长真部利应在紧急新闻发布会上道歉。九州电力的自编自演被曝光。
首相官邸对于这样的消息自然是皆大欢喜。
不过,他们很快就发现了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