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5章 诸葛亮:大都督息怒,且容(2 / 3)

膺的样子,实则心里已经笑开花。

    不过略施小计,就成功达成目的...诸葛亮不免心中得意,同时愈发小觑江东。

    “曹贼固然可恨,但传出流言之人同样可恶!”周瑜一掌拍在案几上,怒不可遏道:“别让我抓到这个人,绝不轻饶!”

    不经意间对上周瑜凌厉的眼神,诸葛亮心跳仿佛都慢了一拍,急忙岔开话题:

    “大都督唤在下前来,可是为了联盟之事?”

    “然也。”周瑜收敛怒色,颔首道:“孙刘两家可以联手抗敌,此乃合则两利之事。”

    “大都督英明!”诸葛亮拱手附和,“孙刘联手,定能破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一卷第5章诸葛亮:大都督息怒,且容我狡辩...(第2/2页)

    “今日唤你前来,就是先通个气。”周瑜缓缓道:“定下联盟的主次之分。”

    诸葛亮手中羽扇一顿,干笑道:“大都督说笑了,孙刘两家唇亡齿寒。”

    “携手对敌、共抗曹贼,乃理所应当之事,何来主次之分?”

    “我主与吴侯都是不世出的英雄豪杰。”诸葛亮侃侃而谈,“理当平起平坐,勠力同心、并肩作战!”

    很显然,诸葛亮并不想分出一个主次。

    无他,这不仅仅是面子问题。

    而是话语权、主导权,甚至是关乎利益之争。

    谁掌握话语权,就能对联军发号施令。

    谁掌握主导权,就能按照心意指挥战事。

    一言以蔽之,争的就是主帅人选!

    打个比方,倘若由周瑜出任主帅,发号施令时自然偏心江东。

    把难啃的骨头丢给刘备,让江东来捡便宜。

    诸葛亮自然不愿这样的事情上演,但周瑜也有自身的诉求。

    想要确保“赤壁之战”必胜,首先就必须由自己来指挥,确保战争的走向与历史上相同,避免出现一丝一毫差池。

    故而指挥权要拿在手中,要确保周瑜在军中说一不二!

    “使者此言差矣。”周瑜摇头道:“我军兵多、贵方兵少,孙强刘弱,如何能平起平坐呢?”

    “何况令出二门,乃兵家大忌。”周瑜反问道:“战端一开,到底是听吴侯的命令,还是听刘皇叔的命令?”

    “大家商量着来嘛。”诸葛亮不假思索。

    其实诸葛亮也明白,令出二门的危害性。

    蛇无头不行,但有两个头更不行。

    军中有两个人发号施令,一旦命令冲突,就会导致军队大乱。

    但屁股决定脑袋,有时候明知道是不对,但为了保障利益,还是不能退让。

    “看来讲道理,不足以说服诸葛使者。”周瑜嘴角一扯。

    诸葛亮拱手一礼,“各为其主,都督见谅。”

    周瑜没再继续扯淡,想着聊了这么久,甘宁那边应该完事了...

    “大都督!”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