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从今往后,兄长就能高枕无忧了。”孙朗继续道:“既能用大都督征战四方,又能确保我孙氏的基业。”
“八年...”孙权唏嘘道:“愚兄做了八年的江东之主,时至今日,才算是彻底坐稳位置。”
“是啊。”孙朗附和道:“文官只知道拜张昭,武将只知道跪周瑜,兄长这些年来确实不容易。”
“还是要感谢大都督激流勇退。”孙权高高在上道:“往后多赏赐他一二。”
语气充斥上位者的傲慢,好像周瑜做什么都是应该的,孙权没太多感激之情。
“大都督倒也识趣。”孙朗奉承道:“这江东,只有兄长才能一言九鼎!”
“哈哈哈~”孙权不禁放声大笑。
待到明日升帐议事,再利用周瑜的威望,压下张昭领衔的投降派...完美!
“大战怎么说?”孙朗担忧道:“不给大都督所有兵力,万一落败...”
孙朗的担心不无道理,倘若这一战不能取胜,孙权的一切谋划都是笑话,甚至还不如直接投降,仍不失封侯之位。
“无须担心,军国大事岂能儿戏?”孙权沉声道:“愚兄只是削弱大都督的兵权,而不是削弱对战曹操的兵力。”
“待到大都督去往前线,愚兄就会率领剩余大军,去往柴桑压阵。”
“一旦战事不利,愚兄亲自去前线支援。”孙权肃容道:“真到了万不得已的地步,再把兵权交付给大都督便是,待到取胜后再拿走。”
“兄长英明!”孙朗认同道:“大都督能让出兵权一次,就会让出兵权第二次。何况您也在前线,待到战事结束,就能直接把兵权收走。”
“正是此理。”孙权微微颔首,“一旦服软一次,第二次就更强硬不起来。”
话音落下,管家又急匆匆而来,下拜行礼后欲言又止。
“怎么了?”孙权不禁问道。
“启禀吴侯...”管家顿了下,嚅嗫道:“大都督府放出消息,要重金为绍公子聘请先生,文武不限...”
“还说...”
“还说什么?!”孙权心中一紧,脸色难看。
“还说要把绍公子培养...培养成先吴侯那般的英雄...”
先吴侯,自然指的是孙策。
要把孙绍培养成孙策...可想而知,孙权听到后会有多么火大。
“滚!”
孙权破口大骂,管家如蒙大赦,连滚带爬溜走...
“周瑜太过分了,竟敢插手咱们的家事。”孙朗愤愤不平,“还说要把绍儿培养成大哥?他这是什么意思,这是蓄意挑拨叔侄之情!”
“呵呵呵...”孙权怒极反笑,“这是借机生事,表达对我削其兵权不满。”
“眼下该怎么办?”孙朗提醒道:“看起来,周瑜不想服软啊。”
人的名、树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