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则江东基业,首先跟孙坚没有半点关系。
孙坚乃袁术的部将,而且早就死在荆州。
江东没有一寸土地,是孙坚率军打下来的。
孙策把传国玉玺献给袁术,获得起家的资本,然后联手周瑜一同扫平江东。
周瑜加入孙策时,自带兵马、钱粮、战船...
周瑜可不是普通家庭出身,庐江周氏、二世三公,放眼天下都是响当当的世家大族。
“大敌当前,吴侯却如此行事,难道就不怕战败吗?”小乔非常不理解。
“夫人。”周瑜反问道:“假如我拒绝交出兵权,直接跟吴侯撕破脸,你会怎么做?”
“这...”小乔面露迟疑,稍作犹豫后,回答道:“妾身大概会劝说夫君,大敌当前最好一致对外,要顾全大局,免得...便宜敌人。”
“是啊,孙权恐怕也是如此设想。”周瑜感慨道:“才会在这关键的节骨眼上,给我来一手阴的。”
看上去非常反常,实则十分合理。
若没有曹操这个外部敌人,孙权突然要削周瑜兵权,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在江东,孙权的威望不如周瑜。
无缘无故对周瑜下手,肯定会招来一致的反对!
反之,眼下大敌当前,曹操二十万大军压境。
在如此强大的外部压力下,就迫使江东内部必须保持一致。
只要孙权做得不是太过分,所有人都会像小乔一样。
劝说周瑜顾全大局,先一致对外,等破曹之后再做计较。
历史上,孙权就对周瑜玩了这么一手。
而周瑜也没出乎所料,在大局面前选择退让,只带三万大军去对抗曹操,并且还是与程普共同执掌大军。
期间,程普仗着年纪大、资历老,屡屡欺辱周瑜。
为了顾全大局,打赢赤壁之战,周瑜都选择忍下来。
由此可见,孙权对于周瑜的性格,拿捏得非常准确,说是算准了都不为过。
君子欺之以方!
若按照自己“以前的性格”,恐怕还真会选择退让隐忍,但现在...
“夫君。”小乔忧心道:“那您到底答应没有,难道刚才席间撕破脸了?”
“没有。”周瑜摇头道:“我怎么可能跟子敬撕破脸?”
“唉~”小乔无奈叹息,“君臣有别,看来夫君是答应下来,同意吴侯削减您的兵权?”
“嗤~”周瑜嘴角一扯,“表面上答应了...”
潜台词就是实际上没答应,小乔如何能听不出来。
“夫君冷静,千万不可冲动行事。”小乔忧虑道:“吴侯毕竟是江东之主,想要兵权给他便是,您依旧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