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加大流量3.3立方米/秒。第三干渠共灌溉面积4.6万亩,其中任村镇5170亩,东岗乡亩,河顺镇7430亩 。
红旗渠英雄干渠由合涧、原康、小店、小屯、城关、大屯、秦家坡、南采桑、南峪九个乡投工筹资兴建。其渠首位于晋、豫两省交界处的苏家坪,沿淅河左岸下行,穿过弓上水库二级输水洞,经河西、茶饭庄、大安,到上庄村西穿过英雄洞,至合涧大桥北全长13.8公里。英雄干渠的渠底纵坡1/1000,渠底宽3.2米,渠深2.1米,过水能力8立方米/秒。1960年弓上水库建成后,库内一段渠长3公里淹没废弃,改由弓上水库供水。英雄干渠共挖土石79.77万立方米,砌石8.47万立方米,投工106.1万个,上级投资50余万元 。
红旗渠桃园分干渠渠首位于城郊乡桃园村东,故称桃园分干,朝向县城龙头山文峰塔东去,在龙头山村西折向东北,于曲山村东穿过21.20米长的响岭隧洞,至横水镇石家壑村南的古墓荒,全长14.3公里。其下设刘家庄、曲山和西赵、小庙洼4条渠,灌溉城郊乡和城关、姚村、横水等4个乡(镇)5.04万亩耕地。桃园分干渠渠首至刘家庄分设跌水28处,曾开发修建小水电站25处,总利用水头133.64米,总装机27台、1165千瓦。该分干共挖土石方4.48万立方米,砌石3.43万立方米,总投工40.6万个 。
英雄干渠下设5条支渠。第一支渠由英雄洞出口处沿林虑山向北到黄华河北岸,长19.5公里,后因水源、地质和红旗渠一干修建等原因而废。第二支渠原由合涧村北头沿乌云山北侧到采桑村,长35公里。第三支渠沿乌云山南侧向东到东姚镇的老李沟村,总长105公里。后实践证实,渠系布置不宜。后将二、三支渠合并,改由从合涧镇北头起,沿乌云山北侧经豆村、大南山到油村,新建为干渠,在油村分为第二、三支渠。红旗渠一干渠通水后,将红英汇流至油村改称红英干渠。油村以下改称红英二支和三支。后在水利工程“五查五定”中,根据受益面积之大,又改称红英北分干和红英南分干。第四支渠由合涧大桥过淅河,沿等高线绕原康盆地至小店乡淅河南岸的官街村,长36公里。第五支渠由英雄洞出口处往南过天桥(铁索桥)到栗园岭,因天桥过水难,未能如愿,兴建淅南渠后被取代撤除天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