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求职路艰(1 / 2)

现实世界的天空,是城市特有的、被高楼切割成不规则几何图形的灰蓝色。

闫慧抱着一摞刚打印出来的简历,站在公交站台,看着车流如织,尾气混杂着灰尘的味道钻进鼻腔,远不如千蝶林的草木清气,甚至比正河村的泥土腥气更让人喉咙紧。

四年大学,像一场匆忙而隔膜的梦。

她凭借着从洪荒世界反哺而来的、远常人的记忆力和偶尔灵光一现的“直觉”

,磕磕绊绊地拿到了毕业证和学位证。

但简历上除了几行苍白的在校经历和不算拔尖的成绩,再无其他亮点。

“有相关工作经验吗?”

面试官扶了扶金丝眼镜,目光扫过简历,语气平淡。

“我学习能力很强,可以很快上手……”

闫慧试图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更自信些,但指尖却不自觉地摩挲着虎口——那里,银眼纹路在寻常光线下毫不起眼,却传来一丝微弱的、只有她能感知到的凉意。

“嗯,我们更看重即时战力。

下一位。”

面试官礼貌地打断,将简历轻轻放到一边。

一次又一次。

不是石沉大海,就是在这种短暂的、程式化的交流后被告知“回去等通知”

,然后便再无音讯。

她租住在城市边缘一个老旧小区的隔断间里,隔壁是永无止境的夫妻争吵和婴儿啼哭,空气里常年弥漫着潮湿的霉味和隔壁传来的劣质油烟味。

每月固定的房租、水电、伙食费,像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提醒着她现实的重量。

母亲黄兰偶尔会打来电话,声音里带着小心翼翼的期盼和掩饰不住的疲惫:“慧慧,工作找得怎么样了?城里开销大,别太省着,身体要紧……你爸他……在工地上也挺好,就是腰疼的老毛病又犯了……”

她总是报喜不报忧:“挺好的,妈,有几个公司在谈,快了。”

挂了电话,看着窗外被霓虹灯染成暗红色的夜空,一种深切的无力感攫住了她。

曾经在万象天宗,她是惊才绝艳的伯奇血脉,神识筑基,名动一方。

而在这里,她只是一个找不到工作、为下个月房租愁的普通毕业生。

理想?她甚至不敢去细想。

曾经的作家梦、画家梦,在生存面前,显得如此苍白可笑。

她现在只想找到一份能让她在这座城市活下去的工作,一份稳定的收入,让父母不再为她操心。

她摊开手掌,看着右手食指。

那根“鳞化指”

在现实世界并无异样外观,但当她极度疲惫或情绪低落时,指尖会传来极其细微的麻痒感,仿佛在提醒她另一个世界的存在,以及那份与她现实处境格格不入的力量。

“平衡双界……”

她喃喃自语,阿嬷婆的教诲言犹在耳。

可如今,洪荒世界的炎曦似乎前途未卜,而现实世界的闫慧,连立足之地都如此难寻。

这平衡,该如何维持?

终于,在简历海投了两个月后,闫慧抓住了一个机会,进入一家小型文化传媒公司做文案助理。

公司规模不大,办公区挤挤挨挨,空气中混合着咖啡、打印机墨粉和某种说不清的焦虑气息。

她如同刚入万象天宗静思堂时一样,小心翼翼,沉默寡言。

尽力完成上司——一位姓李的、总皱着眉头的中年女主管交代的所有任务,无论是撰写软文、整理资料,还是端茶倒水、收快递。

然而,职场并非静思堂,这里的“同门”

也远非石猛、苏婉般赤诚。

“闫慧,这个方案你帮我看看,提提意见?”

对面工位的女同事王莉笑着将一份文件推过来,语气亲热。

闫慧接过,仔细看完,凭着直觉和在学校锻炼的逻辑,指出了几处可能存在的漏洞和数据支撑不足的问题。

她说的客观,甚至带着点请教的口吻。

王莉脸上的笑容淡了些,拿回文件:“哦,我随便写写的,没想到你这么认真。”

转身便低声对旁边的人说:“新人就是爱表现,显得她能似的。”

第二天,李主管沉着脸将闫慧叫进办公室,将一份报告摔在桌上:“你怎么搞的?王莉那份方案里的核心数据你怎么能未经核实就乱用?现在客户那边质疑我们专业性!”

闫慧愣住了,那份方案她只是“提意见”

,从未“使用”

过。

她张了张嘴,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