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星耀(1 / 2)

石猛被困于法域“刑鼎”

之中,承受着幽蓝火焰的灼烧。

这火焰并非焚烧物质,而是炙烤着他的精神与意志,强迫他反思、认错,接受法家冰冷的“法理”

鼎内并非一片混沌,而是不断演化出种种基于严格律法的场景:偷窃者被断手,谤议者被割舌,作战不力者被阵前处决……每一个场景都严格执行着“刑过不避”

的原则,彰显着法家以严刑峻法维持秩序的绝对理念。

石猛的精神体在火焰中扭曲,痛苦不堪。

他本性刚直,认同规则的重要性,但法域这种将“法”

置于一切情感、道义之上的绝对化,让他本能地感到排斥和愤怒。

他脑海中不断回响着闫慧化道时的眼神,回响着战友们牺牲时的呐喊……这些,难道是冰冷的“法理”

能够轻易评判和衡量的吗?

“俺没错!”

他在火焰中咆哮,“律法重要,但人心里的‘义’和‘情’就不重要了吗?!

没有这些,要律法何用?!”

他的反抗引来了更猛烈的火焰灼烧,鼎内的法则压力骤增,几乎要将他的精神体碾碎。

就在他意识即将涣散的边缘,他忽然福至心灵。

他想起了纵横家的警示——“单一道途,皆为所克”

法家之道,是否也因其过于追求绝对秩序,而陷入了某种“单一”

的陷阱?

他不再硬抗那法则的压力,也不再纯粹地愤怒。

他开始尝试去“理解”

这法域运行的底层逻辑,去感受那冰冷律法背后,最初是为了建立秩序、止争定分的初衷。

“法,是为了让更多人活下去,活得有秩序……对吧?”

他对着鼎内的虚空,嘶哑地问。

奇迹般地,那灼烧的火焰,似乎减弱了一分。

石猛仿佛抓住了什么。

他不再执着于为自己、为闫慧的牺牲“辩驳”

,而是开始以他那质朴的思维,去思考如何在这严苛的“法”

与温暖的“情”

之间,找到一个能让更多人受益的平衡点。

他开始在鼎内演化场景:不再是单纯的法条执行,而是加入了情有可原的考量,加入了将功补过的机会……他用自己的方式,演绎着一种带着“温度”

的、刚直而非冷酷的“法”

这个过程极其艰难,每一次尝试都伴随着巨大的痛苦和法则的反噬。

但他的精神,却在这反复的淬炼中,变得更加凝实、坚韧。

他那原本略显粗糙的意志,如同被投入洪炉的铁胚,正在被千锤百炼。

不知过了多久,那尊青铜巨像的虚影再次出现在鼎内。

“汝,仍不认错?”

冰冷的声音响起。

石猛抬起疲惫却异常明亮的眼睛,看着巨像,缓缓道:“俺认错。

错在当初只知‘法’之严,未思‘法’之源。

但现在,俺好像明白了一点……法,不该是斩断一切的刀,而该是……衡量世道的尺。

这尺子,不能弯,但刻度之间,或许……该留点余地。”

巨像沉默了片刻。

“其心虽不纯于法,然已触‘法意’之边。

善。”

话音落下,幽蓝火焰骤然熄灭,刑鼎消失。

石猛的精神体回归,他现自己依旧站在那片律令竹简构成的空间中,但周身压力尽去,反而多了一丝与这法域隐隐契合的气息。

他没有获得法家的核心传承,但他通过了另一种形式的试炼——他以自己的刚直与本心,在法家的铁律上,留下了一道名为“情理”

的刻痕。

他获得的,是一枚蕴含着“法理之眼”

能力的青铜符文,能让他更清晰地看透事物运行的规则与漏洞。

石猛,破鼎而出。

石猛的成功脱困并带回了关于法域“法意”

的体悟,让联盟对“单一道途皆为所克”

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同时,纵横家提到的“钥匙”

与“整合星图”

,成为了摆在面前最紧迫的课题。

什么是“钥匙”

?如何“整合”

联盟集中了所有智者进行研究。

顾怀远团队结合“归藏之秘”

的线索,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