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o1章 青龙试炼(1 / 2)

绝对的“无”

,并非死寂,而是一种剥离了所有属性、概念、乃至时间流逝感的纯粹背景。

在这片被“宇宙常数归零”

洗礼过的星骸余烬中,连“虚无”

本身都失去了意义。

不知过了多久,或许是一瞬,或许是万古,一点微弱的“自觉”

如同沉睡者眼睑下的第一次颤动,于那绝对的背景中悄然苏醒。

是“思”

是“我在”

的确认,抵抗住了最终的湮灭。

这点自觉,源于那块最先凝聚的、残缺的“石碑”

虚影。

它由阿海涅盘后的“新芽”

核心与星图“原点”

烙印融合而成,是联盟文明精神不灭的象征。

此刻,它如同沉入深海的探测器,第一次传回了关于自身存在的微弱信号。

“我是……”

没有声音,没有形体,只有一段自我认知的信息流在石碑内部回荡。

它记起了自己是“基石”

,是“原点”

,是无数意志的汇聚点。

它记起了那场席卷一切的归零风暴,记起了最后时刻燃起的万千心火。

它开始尝试“感知”

周围。

没有光,没有暗,没有上下左右。

但它能“感觉”

到其他“存在”

的痕迹——不远处,那几片散着锐意的“断裂竹简”

(玄诚的意志之剑),那张残破却坚韧的“罗网”

(青萝的信念之网),还有周围漂浮着的、如同星辰尘埃般的各色“光点”

(万千心火碎片)。

它们都还“在”

,但都处于一种极致的“静默”

与“休眠”

状态,如同被冰封在琥珀中的昆虫,保留着形态,却失去了活力。

一种巨大的孤独与责任感笼罩了石碑的自觉。

它是这里最先苏醒的,它必须做点什么。

它开始尝试调动自身那微弱的、融合了星图包容与龙脉生机的新生力量。

这力量在归零之后变得极其稀薄,如同风中残烛。

它小心翼翼地引导着这股力量,如同盲人伸出手指,试图去触碰离它最近的一片“竹简”

那是玄诚留下的剑意碎片,充满了“否定”

与“守护”

的极致矛盾。

当石碑的力量接触到竹简的瞬间——

“锵!”

一声无声却仿佛能斩断灵魂的剑鸣,在感知层面炸响!

竹简爆出短暂的锐利光芒,将石碑的力量狠狠弹开,甚至差点将其微弱的自觉震散!

太锋利了!

太孤立了!

玄诚的剑意,哪怕只剩下碎片,也依旧保持着绝对的排他性和自我保护,拒绝任何形式的接触与融合。

石碑(阿海的自觉)感到一阵无力。

它意识到,简单的力量接触行不通。

这些文明碎片都太脆弱,同时又太“个性鲜明”

,强行融合,只会导致互相损伤,乃至彻底崩坏。

它必须找到一种方式,一种能够包容这些不同特质、唤醒它们内在联系,却又不会抹杀其个性的方式。

就在它陷入沉思(如果这种状态能称之为思考的话)时,一股极其微弱、却与这片死寂虚无格格不入的温润波动,如同穿过无尽岩层的涓涓细流,悄然浸润而至。

这波动……带着一种古老的、修补的、创造的意蕴。

它轻轻拂过石碑,拂过竹简,拂过罗网,拂过所有漂浮的光尘……

在这波动的抚慰下,石碑感到自身的结构似乎稳定了一丝,那株代表新生与希望的“新芽”

虚影也似乎稍微清晰了一点点。

而更重要的是,在这股波动的牵引下,石碑内部,一段被深深封印的、源自闫慧传承、又与遥远记忆中“正河村观龙石”

隐隐关联的信息碎片,如同沉眠的种子被春雨唤醒,开始轻微地颤动起来。

那信息碎片的标签是——“娲皇”

星骸余烬,文明墓碑矗立;孤碑初醒,守望希望微光。

古老的“娲皇”

遗泽,于绝境中悄然显现,为文明的复苏,投下了第一缕变量。

“娲皇”

波动的出现,如同在绝对黑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