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o章 内忧外患 苏伟的困境(2 / 2)

平台。

对于一些规模较小、急于寻求展的网红公司来说,这些条件极具吸引力。

同时,这家公司还在市场上散布一些关于苏伟公司的负面消息,误导舆论。

他们通过一些网络水军,在各大社交媒体平台上布不实言论,声称苏伟公司经营不善,存在财务危机,与他们合作可能会面临风险。

这些负面消息如同病毒一般迅传播,使得众多网红公司心生担忧,纷纷倒戈,与苏伟的公司解除合作关系。

这不仅让公司失去了重要的宣传推广渠道,还在行业内造成了不良影响,进一步损害了公司的声誉。

而在国内市场,苏伟寄予厚望的诗音电吉他项目同样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国内电吉他市场竞争本就异常激烈,近期更是因为经济环境等因素陷入了惨淡的境地。

尽管诗音电吉他凭借出色的工艺和品质,已经在业内获得了一定程度的认可,一些专业的音乐评测机构对其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其在音色、手感等方面都达到了较高水平。

然而,较高的定价却让许多消费者望而却步。

宋坤旗下负责销售的经理多次忧心忡忡地向苏伟反映,电吉他定价太贵,导致产品销量极其惨淡。

他们进行了详细的市场调研,现同类型、同品质的电吉他,市场平均价格要比诗音电吉他低出不少。

以一款入门级电吉他为例,市场上同类产品价格普遍在3ooo-5ooo元之间,而诗音电吉他的定价却高达8ooo元。

这使得许多消费者在购买时会优先选择价格更为亲民的产品。

到目前为止,诗音电吉他仅仅卖出了5把。

为了销售产品,销售团队尝试了各种促销手段,如打折、赠送配件等,但效果甚微。

消费者在看到价格标签后,往往只是短暂停留,然后便转身离开。

面对这样的困境,苏伟却不为所动,仍然坚持让工人们加班加点地生产。

他坚信,只要保证产品质量,通过后续的品牌推广和市场开拓,诗音电吉他一定能够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

他计划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广告宣传,参加各类乐器展会,邀请知名音乐人代言等方式提升品牌知名度。

但这种坚持在旁人看来,似乎有些一意孤行。

公司内部对苏伟的决策产生了诸多质疑声,生产部门担心过度生产会导致库存积压,增加仓储成本;财务部门担忧持续的投入却没有相应的产出会使公司资金链断裂;销售部门则认为不调整价格,再多的推广也难以取得理想效果。

大家都在担忧公司的未来展前景,整个公司笼罩在一片阴霾之中,仿佛一艘在暴风雨中迷失方向的航船,前途未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