烁。他想起雍正皇帝登基以来,一直强调“以民为本”,要求各级官员重视民生。要是因为蔬菜供应不上,导致百姓受苦,他这个知县,就算是失职了。
“走,回县衙。”刘满仓说,“还有很多事要做。”
回到县衙时,张敬之已经把县里商户的存货清单整理好了。刘满仓一看,心里凉了半截——全县所有商户的蔬菜存货加起来,只有三千多斤,而且大多是冻得不太严重的白菜和萝卜,菠菜、生菜这些叶菜只有不到两百斤。按县城五千多人口计算,每人每天吃半斤菜,这些存货顶多够吃一天半。
“情况不太妙啊。”张敬之叹了口气,“而且,方才我听说,周边的延长县、延川县也发生了霜冻,他们自己的蔬菜也不够吃,怕是调不过来。”
刘满仓坐在椅子上,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他知道,不能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外地调运上。必须想别的办法。
“张典吏,县里有没有种植冬菜的农户?”刘满仓突然问。
“冬菜?”张敬之愣了一下,“有是有,不过不多。冬菜是耐寒的品种,一般种在背风向阳的地方,产量不高,大多是农户自己吃,很少拿到集市上卖。”
“不管多少,都要收上来。”刘满仓说,“你让人去各村通知,凡是有冬菜的农户,县衙按高于市价两文钱的价格收购,统一调配。另外,你去查一下县衙的菜园,看看还有没有能吃的蔬菜。”
甘泉县衙后面有一片菜园,是前任知县留下的,平日里由衙役们打理,种些蔬菜供县衙自用。张敬之赶紧让人去查,没过多久,衙役回来禀报:“大人,菜园里还有些香菜、蒜苗,还有一片白菜,因为种在墙角,背风,没怎么冻着,大概有两百多斤。”
“好!”刘满仓站起身,“把这些蔬菜也运到平价菜摊,和商户的存货一起卖。另外,周虎,你带几个衙役,去城外的山上看看,有没有能吃的野菜。虽然冬天野菜少,但说不定能找到一些。”
“是!”
安排好这些,刘满仓又让人去准备御寒的衣物和粮食,分发给受灾的菜农。他知道,菜农们损失惨重,要是不帮他们一把,明年开春怕是连种子都买不起了。
忙到后半夜,刘满仓才回到后衙休息。他躺在床上,却怎么也睡不着。脑子里全是蔬菜供应的事——延安府的公文什么时候能有回复?冬菜能收上来多少?山上能不能找到野菜?
迷迷糊糊中,他仿佛听到了百姓们的哭声,又仿佛看到了雍正皇帝严厉的眼神。他猛地坐起身,披上衣服,走到书桌前,又写了一封信——这次是写给陕西布政使司的,请求布政使司协调全省的蔬菜调运,支援甘泉县。
写完信,天已经蒙蒙亮了。他让人把信送到驿站,然后洗漱完毕,又去了集市。
平价菜摊前已经排起了长队。衙役们正在有条不紊地售卖蔬菜,菠菜五文钱两斤,萝卜五文钱三斤,比昨日的市价低了一半还多。百姓们脸上都带着笑容,一边买菜,一边称赞刘满仓是个好官。
刘满仓心里稍感安慰。可他知道,这只是权宜之计。存货卖完了,要是新的蔬菜还没运进来,麻烦就大了。
他正站在一旁观察,一个衙役快步跑了过来:“大人,延安府的回信到了!”
刘满仓赶紧接过信,拆开一看,脸上露出了笑容。延安府知府在信中说,已经知晓甘泉县的灾情,府里库存还有两千斤蔬菜,将立刻派人运往甘泉。另外,知府已经协调了庆阳府和榆林府,庆阳府有三千斤冬菜可以调拨,榆林府虽然蔬菜不多,但愿意支援五百斤土豆。
“太好了!”刘满仓激动地说,“周虎,你立刻带人去延安府接运蔬菜。记住,路上一定要小心,别让蔬菜冻着了。”
“是!大人放心!”周虎兴冲冲地走了。
接下来的几天,刘满仓每天都在县衙和集市之间奔波。他让人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