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写手们永远的爱人(本文反映了一些作者的写作背景,供参考)
星羽x
2001/2/开始
xgyux@sa.||
一,我为什么跻身于网络写作
我的第一张也是唯一的一张名片印于1993年。身份是自由撰稿人,而我成为自由撰稿人则还要早些年——很可能是中国最早或年纪最大的自由撰稿人了。
在中国的八十年代,自由撰稿人就象外星生物,完全没有生存土壤。因此,自由撰稿对我而言只能说是一种爱好,而不能作为一种谋生手段,幸好我还有副业炒股,所以才不至于饿死。
我的文章曾有过数以千万计的读者,我提出的建议很多被采用,最有名的是2000年证监会采纳的新股发行向二级市场投资者配售。
但从94年以来,因个人感情上的挫折,再加上我历时一年写成的,水平远远超过我已发表的任何一篇科幻小说的《与猿共舞》被枪毙了,我心灰意懒,沉沦至今,仅在2000年上海证券报上发过一篇文章。没有了目标,我只能在人生沙漠中漫无目的地流浪。直到去年国庆节我上了网。
感谢网络,让我找到了许多新朋友,感谢网络,让我发现了可供驰骋的一片新天地。感谢网络,让我重新活一回。
我好象生来就是为了网络。
曾有不少网友一再地问我,你的文章为什么要在网上发,而不去传统媒介。
我告诉他们,我在全国『性』的报刊杂志上发过几百篇文章,但我现在喜欢上了网络。
他们觉得不可思议:你这人真怪。
其实我想说的是:未来网络文学将成为主流文学,因为未来人类将生活在网络里,就是最顽固不化的人,他那反对网络写作的文章,也要借助于网络才有读者。
既然早晚要触网,为什么还要等待呢?
这叫抢占制高点。
今天在网上写作的人,可能还没有意识到,他们现在发的每一个文字,都是在为自己在未来写作界(如果不叫文学界的话)奠下基石。
拒绝历史『潮』流者将只能躲在光明角落里唱着同病相怜的挽歌。
但除了他们自己,将不会再有听众。
请记住我的预言。
( 有读者认为我的断语没有事实依据,我可以告诉他,我在80年代科幻小说中预言的,现在大部分已经或将要成为现实。)
二
网络写作的引人之处
网络写作的第一个优点是快速。
过去,我写文章总是先草草记下自己的灵感,然后再抄兼整理一遍,随之而来的是一遍又一遍的修改,最后誊清寄出。由于我的字是天第二差,往往还得请人抄一遍,这样已经一两个月去掉了,但这还只是开始,在漫长达几个月到半年的等待后,往往是编辑部关于修改文章的要求,一般是要求压缩。
我记得我在84——85年间写下了两篇科幻小说,投给了某杂志,复审倒是通过了,但要求将五千多字的《百年孤独》压缩成一千字,我费了好大劲,才将其压到三千多,编辑大人又砍掉了一千,最后在90年登出来时,已面目全非。还有一篇《最后的走私者》,要求从一万五千字压到五千,我无从下手,至今还搁着。
而现在,我一有了好的构思,只要一有空,马上就可以写,几个小时后就可以贴到网上,不久就可以看到读者的回音了,这是任何传统媒介所无法比拟的。正因为如此,作者写作的积极『性』也大大提高。
网络写作的第二个优点是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作者对自己的文章就象对自己的孩子,总是偏爱有加。而编辑为了显示自己的高明,总是要对其动点手术,对此作者就好象看着别人揍自己的孩子那样难受,虽说我的文章很早就没人改了,但每次下笔总是小心翼翼,生怕编辑大人看了不顺眼,这样,在写作时总觉得不畅快。
就拿我《二号的悲剧》来说吧,最后一段也是最能反映人『性』的一段,
却因版面不够而被删了,而《百年孤独》更惨,最后那一句点睛之笔一删,连主人公是谁都不知道了,难怪读者问我,你写些什么呀?
所以,每次看着自己那被削得放得进主编大人筐的作品,总有一种被强『奸』或被阉割的感觉。
而现在,你可以自由的表达思想,再不用为迎合主编的喜好或赶什
么『潮』流。唯一能约束你的,只有自己的良心和读者的评论。当然,完全
没有约束是不可能的。
一个完全没有了良心和责任感的人,就象一具散发着腐臭的行尸走肉,迟早要被扫进历史垃圾堆的。
只有在网络上,才有真正意义上的自由撰稿人。
网络写作的第三大优势是不受篇幅束缚。
传统的小说写作框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