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写手们永远的爱人(3 / 5)

与侵权。

一篇文章发表了,被人转贴是很自然的,我虽然上网写作时间不长,但文章已有几十个网站几百个网页转贴,自然这是没有稿费的,但你如果从另外一个角度来想就很简单了,你从事写作不是为了钱,多几个读者有什么坏处?一个人,总是要回报社会的,用文字来回报不是很自然的吗?

唯一希望的,是转贴者事先或事后能通知作者,因为,毕竟文责要

作者来负的。

但是,有时候就比较麻烦了,你的文章被堂而皇之地放在人家版面

上,但既无作者,又无注明转贴,明明是你的孩子,却成了无亲孤儿,你怎么看怎么想也不是个滋味,自己辛苦的劳动成果,你总不能一笔抹杀吧?

或曰:是转贴的时候忘了加,漏掉了。

这恐怕只能骗骗三岁孩子,别人我不知道,我是生怕某些大师们贵

人多忘事,所以特地不嫌其烦的在文中加上自己的昵称和伊妹儿,你们却在百忙之中还不忘了将其抹去,是不是有点掩耳盗铃的味道?

我想,如果在法律观点看,忘记注明作者,固有剽窃嫌疑,有意抹

去作者,其实就是剽窃。

如果说上面所述行为只是打打法律擦边球的话,; 就是明火执仗地抢劫了。

笔者的《等你——我的爱情宣言》发表才两个月,就有十个人将其

据为己有,最无耻的还堂而皇之的地又和读者交流又留电话,这还只是搜索到的,搜索不到的更不用说了,因为我自己贴的也只搜索到了十分之一。

我想,这问题的解决可能要等待法律的完善和网络新秩序的建立。

新秩序总是会建立的,只不过需要我们大家的努力。

有关网络版权问题,不日笔者将另文阐述。(见笔者《网络版权之我见》一文)

网络写作的第三个缺陷是作者太多,易被淹没。

网上发文不受限制,必然也有副作用,那就是你辛辛苦苦写出来的

文章,被淹没在人民网文的汪洋大海之中。

如果作者呕心沥血写成一篇文章,只有寥寥无几的点击数,那对其写作积极『性』是有很大影响的,取个噱头点的题目会好一点,但如果没有相应的内容的话,那上当受骗的读者必然将你永远打入冷宫。

我的对策有三。

一是尽量增加文章的可读『性』。包括内容贴近网络,贴近生活,形式

活泼多变,语言幽默生动。我一直是个严肃作者,但不少读者对我的的网文评价却是:你可真逗。这无疑大大提高了点击数。

二是一稿多投。我的第一篇文章《等你——我的爱情宣言》就一气

贴了十多个版(现在网上能搜索到的除了一篇都是转贴的),现在每篇也在三五个版左右,这也是没法子。它的付作用是网上无效信息成倍增加,浪费读者时间。征收重贴税也许是有效的解决方法。

三是重贴。网上发文,理论上可以无限多次重贴下去,无非是把自

己文章从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为止。重贴是把双刃剑,好的文章固然能增加读者,差的就只能让人倒胃口了。

当然最根本的办法是努力提高文章的水平,以待有一天忽然被版主

大人看上,入选精华,或读者如云,或者被一著名拍砖大师法眼青睐,一巨砖拍得昏倒,自然就无须再玩雕虫小计了。

四,网络写作的前景

尽管网络写作有这么多缺点,但还是有这么多人乐此不疲,可见其存在自有其合理和必然之处。

首先是人们的闲暇时间的增多。

随着科技的进步,工作时间的缩短,双休日的实行,家用电器的普及和家务劳动社会化,人们的闲暇时间越来越多,这趋势还没有停止迹象,二十年后,将迎来每周24小时工作制,大量的闲暇时间,人们将越来越多的在网上度过。再加上人的寿命的延长,现在这一代网虫退休后,自然更会在网上抛洒大把大把的时间。

至于再以后,人们将进入网络化生存时代,那就更不必说了。

第二是上网成为一种时尚。

随着家用电脑的普及和家用电器的电脑化以及络生活的丰富多样化,还有商务活动场所和其他工作的网络化,最终,全民上网全天候上网将成为人们融入主流社会生活的唯一选择——尽管这听上去不是那么令人愉快。

第三是人们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

传统社会中,由于一些所谓的大腕牢牢把持着各行各业的龙头地位,新一代人才很难出人头地,论资排辈或任人唯亲不知扼杀了多少天才的前途。

所谓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所以,历史上才有那么多怀才不遇的绝唱。

然而,人总是要追求自己人生价值的最大化的。十年寒窗,金榜题名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