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青出于蓝(下)(2 / 5)

活色生香 司马 4395 字 3天前

,下了车就直接跑进房子里,直上三楼。易青的卧室虽然二楼,但是放电脑和摄影器材的地方却他家三楼。

一上楼,只见楼上的小客厅里,地上铺着一张硕大的地图,易青正趴地图上,拿着把原子笔指指画画;一会儿又打个滚换块地方琢磨;地图旁边散了一地的书。

孙茹笑着跑过去,托了鞋踩地图上,笑道:“哟,驴打滚儿哪?想吃糕跟姐姐说,姐给你买。”

易青好象根本没听到孙茹的贫嘴俏皮话,他从地图上坐起来,向孙茹那里看去,使劲挥了挥手道:“真是。你踩兰州和宝鸡上干什么!让开让开,别挡着我!”

孙茹愕然往旁边一让,低头细看,才发现这是一幅放大了的中国西北五省一区地图!而她的一双柔美地赤足,刚才正好踏兰州那一片。

她好奇的跳到易青身边。盘腿坐下,跟着他眉头紧锁的看着兰州和宝鸡之间那一片区域——看了半天也不知道他琢磨什么。

喂,大木头,你

楼梯的头,又是一道厚厚的银色合金铁闸,墙上一个密码锁,旁边一个指纹辨识器,不同的是,这个密码锁要三重密码才能打开,而指纹辨识器确认来人身份后,上方的一个巴掌大的显示器里,出现了一个苍瘦的华裔老者。显然是可视电话一类的设施,老者贴近镜头仔细的看了看,扬声器里传来他爽朗的笑声:“哎哟,老板,来的客人还真不少。”

孙茹和杨娴儿以及靠得近的同事们下意识的冲着显示器点了点头。孙茹好奇的打量了一下显示器里的了老者,这些年跟着易青走南闯北,她也听出来这个老人操得是易青家乡的那种地方口音。

李恩华笑道:“开门吧,老货!”

这个老人仿佛是很长时间没有人跟他说话所以寂寞坏了的那种感觉,一边答应一边还絮絮叨叨的不知道罗嗦什么,好半天才开了内锁,吱得一声,铁闸两边分开,众人看到眼前的情景,又是哗然一片。

只见楼上的工作环境显然要比楼下好了很多。明显的就是墙壁和地板很花本钱的用一种蔚蓝色的金属漆油漆过了,隐隐散放着金属特有的柔和光泽。

李恩华带着众人进了铁闸,回身将密码锁调好关上。

孙茹和杨娴儿迫不及待地打量起这个李氏国际号称隐秘的研究室来。

同样是三百多平的空间,如果说楼下是个拥挤的大车间。楼上则被装修成漂亮舒适的套房,看来是适应这楼上地工作人员常年不出去而设计建造的。外间的办公场所,象是一个大型的客厅。

走进铁闸门,首先看到的是这个大“客厅”里的一个三百六十度吧台一样的超大办公桌,桌上围了一圈的电脑。还有些一时辨认不出的机器精致的散放办公桌附近。

相比楼下地人流复杂,楼上坐圆环办公桌上工作地,不过五六人,而且清一色的都是黄种亚裔人,看样子应该都是中国人的样子。

大厅的内侧一边,清一色的十几扇房门,象是一般住宅家里的小型卧室,大多数关着门,看不到里面的情况。

孙茹楼下时,细心地打量过。楼下除了办公的空间。还有一间小的茶水间、男女厕所、无数的通风系统和摄象监视系统,还有八条送氧管道不停的改善这个空间里的空气;但是楼上却看不到这些设施,想必这些设施每个小房间里都有一套——楼上的研究员显然比较高级,办公生活条件也好,一定有自己**地卫生间、浴室甚至厨房和空气净化系统。

李恩华一进门,先拉过刚才出现显示器里的那位中国南方省籍的老者,笑着介绍道:“这是我们研究所地元老。霍佳教授,简称霍老,你们也可以叫他老货,呵呵!”

孙茹打量了一下,疑惑的道:“听说四十多年前,清华出走了一位微电子工程技术专家,也是姓霍的。不会就是您吧?”

霍佳神色一凛,一双枯皮老手显然颤了一下,长叹道:“人生一场大梦四十年。谁想到后辈中居然还有人认识我!这是哪家京城名门的小姐,对老北京学界的掌故如此熟悉?”

李恩华肃然道:“他就是我恩师孙教授的后人,独养的孙女,叫孙茹。”

孙茹连忙向霍佳欠身行礼,道:“我爷爷生前常提起您的事。那时候您所学的专业国内根本找不到用武之地,所以您冒着巨大的危险出国,当时的人都很不理解您。”

“是啊。”霍佳黯然点了点头,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时候,普通人出国的限制已经放宽,但是科学家出国依然被视为大逆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