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五章 这就是大明战神啊(3 / 6)

拦,决定御驾亲征之后,只给了三天的准备时间,就带着十几万大军出关。”

    马皇后面色陡变,这不是瞎胡闹吗?!

    她虽是一介女流,不曾掌兵,可是从战争年月里走来,见过了太多征战。

    见识过重八是怎么用兵的。

    兵马,可不是说你想一下子召集多少就能召集多少的,也不是说能开拔就能开拔的。

    三军未动,粮草先行,这事儿不是说一说。

    小股部队另说,可是召集这么多的兵马,只三天的准备时间,哪里够用?

    从命令下达,到兵马动员,到武器粮草这些东西的筹备,至少也得一个月。

    结果,他只用了三天?

    这不是闹吗?

    她现在,倒是一下子就明白了,为什么大明的武勋,会在这个时候出现这么一个大的衰败了……

    “大军刚出京师,行不几日,便遇秋雨连绵。

    北方那个时节下秋雨,那是一场秋雨一场寒。

    大军走的匆忙,哪里带有足够的御寒衣物,以及相应的帐篷这些?

    王振他们还不让休整,冒雨行军。

    只这秋雨,就令大军狼狈,因此而死,得疾病者不知凡几。

    军心士气低落,在这个时候,不断的有人出声请求朱祁镇退兵。

    王振为之大怒,令这些人去巡营,甚至于还让尚书等人跪在雨地里几个时辰。

    王振那个时候真的是权势滔天。

    此人从正统四年开始,便崭露头角,能同时获取太皇太后,以及辅政大臣三杨等人的好感。

    同时还能获取朱祁镇的信任,愈发无法无天。

    等到太皇太后等这些人去世后,完全就属于一个无人能治的状态……

    不然也不至于能嚣张跋扈的砸咱立的铁碑,在亲征途中,能隔绝天子和朝臣。

    连朱祁镇此番御驾亲征,也有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他的撺掇。

    就这样一路行到了大同那边,结果得到的消息是,大同这里早已败了。

    被镇守太监告知的危险后,王振终于知道害怕,最终才做了撤回京师的决定。

    大同参将郭登,通过学士曹鼐等建议绕道南面的紫荆关入京,以确保朱祁镇的安全,王振不听。

    他本来要带着朱祁镇去自己家乡蔚州的故居,以光耀门楣,中途又后悔此行会践踏家乡庄稼,改道宣府。

    八月初七日,朱祁镇抵达宣府,听说也先已派兵追来,邝埜两次上书,请疾驱入关,严兵为殿。

    朱祁镇不理会。

    邝埜亲赴行殿恳求,王振怒斥:汝腐儒安知兵事?再言必死!

    八月十三日,朱祁镇正要离开宣府时,夜不收飞报瓦剌骑兵紧追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