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就要弄明白,为什么黄河多泥沙。
这是因为黄河上游经过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土质疏松,大雨冲刷很容易就将大量的泥土给带入到河里去。
在更之前的时候,黄河的水也没这么黄,泥沙含量没有这么多。
是黄河上游,也就是关中,以及更上面的一些地方,过度开发,植被破坏的严重,没有办法保持水土。
所以,想要减少黄河泥沙的一个最为重要的根本措施,就是恢复黄河中上游地区的植被。
在那些靠近黄河,而且地势比较陡,不适合耕耘的地方,实行退耕还林。
多种树,种草,用树根,用草根来锁住泥土……”
朱标眼前一亮,这确实是个办法。
只是这事儿耗费的时间太久了。
还有,如今这黄河的河床上,就有着大量的泥沙,河道清理也很困难。
而且,就算是如同父皇所说那样,在上游大量种植树来减少水土流失。
可还会有数量不少的泥沙,进入黄河河道,并逐渐的在河床上淤积。
时间一长,河床还会抬高,还会引发各种各样的问题。
这个事儿,同样难以解决。
朱元璋道:“这是其一,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针对下游河道清理的办法。
这个办法就是束水攻沙。”
提出并实践束水攻沙的潘季驯,是一个极其有才之人,想到这样的办法来治理黄河。
效果很好,成绩斐然,
他的思路,其实就是通过一些工程,来制造一把超级大的水枪,利用水的强大冲击力,来把沉积的河床上的泥沙给冲走。
为什么黄河中下游地区河床会有大量泥沙淤积,更上游的地方,这个问题并不严重?
就是因为上游地区,河道窄,且落差大,水流湍急。
水中的众多泥沙,来不及沉淀,就会随着水往东而去。
到了中下游之后,地势平坦开阔,河道变宽,水流速度变慢。
河水里面所携带的泥沙,便开始沉淀。
那么,若将河道变窄了,并在将在一些特定的关键地方,修建出一些工程,行束水攻沙之策,让水流重新快速流动。
泥沙的问题不就被解决了?
而这个办法,也很符合薛祥所追求的一劳永逸之策。
虽然做不到如同都江堰那样,一旦建成,便可以万世沿用。
束水攻沙的工程做好,还需要进行一定的维修。
可是,只要维修得当,用上几百年,甚至更长时间都不成问题!
朱元璋这边亲自写信,将植树造林,以及束水攻沙,还有其余一些比较零碎的、他在后世所知道的治沙的办法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