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三章 剥皮揎草(3 / 8)

这个时候杀了这些蛀虫,是为了让更多的人能活下去。

    不被他们所害。”

    朱标点了点头,表示自己记下了。

    “父皇,只是……这把这些人都给杀了。

    组建国营企业,真的能把事情给做好。

    不影响江南那边的百姓们正常生活吗?”

    自己家父皇,这一次准备干的事很大。

    把这么多行业进行国营,打破了朱标原有的认知。

    人对于未知的新鲜东西,尤其是事关重大之时。

    往往都会有着一些担忧和畏惧。

    “放心吧标儿,不会有什么问题。”

    相对于朱标而言,朱元璋很有信心。

    毕竟他在现代生活过,见识过很多的东西。

    也知道如此做的好处。

    一个阶段,有一个阶段需要做的事儿。

    一个阶段有一个阶段任务。

    饭要一口一口的吃,路要一步一步的走。

    他觉得,在如今的大明趁着这个机会,把这些造反的海商的资产收归国有,派人进行统一经营,是利大于弊的。

    “不单是这些,今后标儿我们这里,还要把粮食,布匹这些关系国计民生的生意,都给握在手里面。

    由国家来经营。

    在各地建立粮食管理局,粮食管理所,今后各地百姓出售粮食,要向粮管局来出售。

    要逐步取代私人粮商。

    或许在建立起来各个粮食管理所后,可以允许一部分私人粮商存在。

    但是规模却不能太大,更不能令他们操纵市场。

    他们需要服从官府管理。

    大量的粮食,要握在朝廷的手中。

    同时,朝廷粮食的定价权这些,也都要握在朝廷手中。

    防止遇到灾荒之年时,粮商趁机提价,把粮价弄得高到天上去。

    囤积居奇,吃人命赚钱。

    也防止粮食丰收之时,粮商们压低价钱去收粮。

    把这些关于国计民生的基础生产资料,全部掌握在朝廷手中。

    便能尽可能的稳定朝局。

    只要能把这些给稳住,那天下想乱都乱不了!”

    听到自己家父皇所说的这话,朱标又一次被惊到。

    原本以为,在苏州杭州这些地方所进行的这些,只是时机到了这里。

    海商们作死。

    所以父皇就趁机做出这样的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