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咱见过最好的盛世(4 / 7)

bsp; 这也是咱为什么说,大明除了是皇帝的大明,是朱家的大明,还应该是百姓们的大明的原因之所在!”

    “父皇的意思是说,皇帝紧紧的和百姓站在一起,依靠百姓,就能让一个王朝,存在的时间超过三百年?”

    朱标总结了一下,望着朱元璋认真询问。

    ……

    远处,有一些官员,正一路急匆匆往朱元璋这里赶。

    这是为了礼部尚书牛谅求情,请朱元璋饶恕牛谅的人。

    皇帝因为这点小事,就要处死堂堂礼部尚书。

    这是乱命,必须要阻止!

    “咱也不知道。”

    出人意料,面对太子朱标的这个询问,朱元璋并没有一口将之认下,而是说出来这样的话。

    “但,历史已经证明,依靠宦官,依靠外戚,和世家门阀,士大夫,勋贵武将都不成。

    突破不了三百年王朝周期。

    而历来改朝换代,都是民怨沸腾,众多百姓揭竿而起方才成功。

    既然这样,那为何还不做出改变,不依靠百姓,和百姓共天下,以民为本?”

    如此说着,朱元璋脑海当中不自觉就浮现出来一些话。

    “人……百姓!只有百姓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真正动力!

    江山就是百姓,百姓就是江山!”

    这话,听的朱标几人心神一阵儿动摇。

    眼中神色,从震动、思索,到一些将信将疑,又到逐渐坚定。

    他们父皇说的这话,若是在以往,他们听到后感触绝对不会这般深。

    甚至于还会觉得自己父皇说的不对,将百姓捧得太高了。

    高到了完全不符合百姓地位的程度。

    但是现在,经历了中都城一行,他们看到了太多之前没有看到的事。

    接触了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这时候再去听,去想父皇说的这些话,领悟虽不尽相同,程度也有深有浅,但是,却真的能将这话给听进去了。

    “江山就是百姓,百姓就是江山……”

    朱棣喃喃的重复着这句话,越是重复,越是觉得有味道,越觉得有道理。

    虽只是短短的一句话,却让人回味无穷,这是足可以一生奉行的至理。

    关于江山是什么,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是什么,需要依靠谁来治理好国家……

    这些问题,他们在此之前,没有进行过系统性的思考。

    也是因此,对这些并没有太过于清楚、系统的认知。

    现在,被自己父皇这么一说,再结合着中都城的亲身经历和种种见闻,一下子就变得不同了。

    虽然朱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