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是如此。”
“那侯爷……咱们这就回去”
有人望着吴祯,面露急切之色的出声询问。
“不回去,还按照我说的来,这事由忠儿去做。
而我,则继续往京师而去见皇帝。”
吴祯此言一出,众人皆惊,完全不知道他们侯爷这是什么意思。
盗卖海船的事情都被皇帝发现了,皇帝又是调派巢湖水师,又是让侯爷前往京师相见的。
这一看就是准备对侯爷下死手了。
侯爷自己也明白这些。
怎么现在,却偏偏还要往死路上去
“封三那些人现在就有些不老实,一旦来到了海上,就算是我,也未必能把他们压的老老实实。
剩下的水师里,未必都是忠于我,愿意跟着我往海上去。
平日里很听我的话,那不是因为我,而是因为我是陛下任命的备倭水师都督。
情况肯定会比忠儿带着人往海上去要好,但也没有好那么多。
我是大明的侯爷,皇帝亲封的,且皇帝一直对我信任有加。
要是由我回去带着人往海上跑,依照皇帝性子,绝对会对我恨之入骨。
与之相对的,则是会穷尽一切力量,不惜一切代价,对我等进行追杀围剿。
这事,皇帝绝对能干的出来。
这事情要是由我儿子去做,则不同。
皇帝气归气,但绝对不会真不计代价,对逃亡海上的弟兄们下死手。
此番盗卖海船的事不算小,但没有那样大。
死是死不了的,皇帝也不敢杀我。
无非就是当个闲散侯爷罢了。
忠儿那里只要带着人出去,那我这里就越发的安稳……”
吴祯对众人说出了他的计较。
其实说来说去,最终的原因,还是因为朱元璋积威太深。
哪怕到了这种情况下,吴祯这等人物,都不敢孤注一掷,与朱元璋来个鱼死网破。
听了吴祯的话后,众人不再多言。
显然是大部分的人,都已经被吴祯的这一番话给说服了。
有两人原地掉头,一路急冲冲的朝来路而去。
吴祯则带人继续朝京师而行。
一路上面色沉重,也不知道在心里思索些什么。
往前行了大约四十里,迎面撞上了吴良派遣来的,第二波通禀消息的人。
从其口中得知了锦衣卫紧随其后,控制了龙江宝船厂,宝船厂那里的火没有烧起来的消息。
吴祯面色更加的阴沉,心情更加的沉重。
皇帝果然是预谋已久!
不出手便罢,一出手便是滴水不漏,不给人机会!
也是因此,更加庆幸自己前来时,便在自己儿子的提醒下,做出了最坏的打算,以及相应的安排。
这一次的事,上位固然高明。
但自己这里也并非是没有任何的准备!
如此想着,吴祯这里稍做休息,就带着人继续赶路,往京师而去……
往前行了五十里,天色将要黑下来的时候,又有一波吴良派来传信的人到了。
秘密告知吴祯常金书服毒自杀,吴良进宫见了皇帝,被皇帝一顿训斥后,平安出来的消息。
得知这些消息后,吴祯怔愣半晌。
“快!快点往回赶,死也要追上刘大他们!
告诉他们事情有变,不必让忠儿这般做了!
就算是没有追上他们,也务必要赶在忠儿那边动手之前,把消息送到,让他们不要轻举妄动。
并告诉他,刘大宝暗中和常金书相互勾连,盗卖海船,罪大恶极,务必要将这等贼子斩杀,把海船留下来!
不能再让海船,落入到海寇手中!”
沉默一会儿后,吴祯忙下达了这样的命令。
看着传信之人,纵马连夜赶路,吴祯心里面升起了诸多的着急。
有些后悔之前做出来的举动,太过于草率了。
皇帝终究还是念旧情的,也不敢真的对他们兄弟二人怎么样。
这一次的事,自己兄弟这边肯定要损失很多的东西,但还不至于彻底的伤筋动骨。
付出的代价,肯定要小于自己儿子带人出海。
若非被逼的没办法,谁又愿意,又有胆量孤注一掷,和皇帝拼死对着干
他现在只盼着能赶在自己儿子起事之前,能把这消息给送到,让自己儿子别这般做。
自己也是被一连串的事情,给弄得心绪大乱,乱了阵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