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拿命去拼!(2 / 4)

生连面都没见过一次。

哪里还有什么感情

都说卧榻之侧,岂能容他人酣睡。

今后,别的皇帝登基之后,对于这些手握重兵的藩王们,肯定是心有余悸。

削藩势在必行

到了那个时候,可就太容易闹出乱子来了。

一个不留神,就会令得我大明出现动荡,闹出大乱子来。

民不聊生!

或者是搞得如同司马家那样。

导致大量胡人入关,霍乱我华夏,也不是不可能。

这些无关亲情,无关别的,只在利益,在人性。

就算是后面的一些皇帝,不想削藩。

可也绝对会有很多大臣,跳出来不住地进行鼓动。

再加上又有七国之乱,八王之乱这些前车之鉴在。

教训深刻。

后面的那些皇帝,绝对顶不住,肯定会削藩。

那个时候闹出来的乱子,可就太大了!

手足相残,大明因此而陷入到战乱之中,这事是咱所不愿意看到的。

与其把麻烦留给后人,相信后人的智慧,反倒不如咱这边就把事情给解决了。

咱是开国皇帝,又是这些兔崽子们的爹。

藩王分封这事是咱提出来的,且现在还都没有真的就蕃。

那由咱来解决,事情就会显得好办。

这是一个最好的机会。

若是我不加以理会,今后必然招致大乱。

会让宗室成为我大明的一大隐患。

这不是咱所想要看到的。”

听到朱元璋这话,朱标沉默不语。

他对于这么一个结果,他还是不愿意接受。

“那……父皇,可以先让四弟他们就藩。

等到孩儿上位后,再逐渐的削藩,他们也不敢不从。

朱元璋摇了摇头:

“这些事儿,还是一开始就做最好。

今后由你来削藩,也定然会影响你们之间的兄弟之情。

你又是一个心善的,未必就真的能下得去手,进行削藩。

且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发展,藩王们也都逐渐变得根深蒂固起来。

再削藩肯定没现在简单。

给了再拿走,不如一开始就不给。

你来削藩,也会影响你们之间的兄弟情……”

“父皇,不如今后对他们进行一些钱财上面的补偿。

让他们成为富贵王爷。”

朱标是真不想让自己的这些弟弟们,如同父皇所说的那样,被分封到海外去。

在朱标看来,这真的和流放没什么区别。

这等事情,是他最不愿意看到的。

朱元璋听到朱标的话,摇了摇头:

“标儿,不行,养不起。”

听到朱元璋的话,朱标眨了眨眼睛。

怎么会养不起

自己大明这般大,父皇如今又在收拾海商,今后还要开市舶司来赚取钱财。

今后大明的税收这些,肯定会越变越好。

又怎么可能会养不起

父皇这也太抠门了吧。

对待弟弟们,是真的太过于严苛了。

朱元璋苦笑:“标儿,是真的养不起。

藩王每年禄米五万石,还数量很多的冬布,夏布,碳,马料,盐引,醋,茶……等诸多的东西。

一个藩王就有这么大一笔的开支,今后咱的这些孙子们,要封为郡王,将军……他们的开支也都不少。

咱们曾孙子,曾曾孙子……这么一代代的下来,多少人靠着咱大明的俸禄来进行供养

除了他们,公主,郡主这些,也同样有相应的俸米进行供养。

还只是算了你现在的这些兄弟,今后咱说不定还能再给你生一些弟弟妹妹出来。

而今后的皇帝,他的兄弟也同样会被封为亲王。

亲王的子嗣也是郡王……一代代的下来,领朝廷禄米的人将会更多。

身为宗室,他们可以不用担心生活的问题。

生多少孩子都由朝廷来养。

往往还能娶诸多妻妾。

一家人,就不知道要领取多少朝廷的禄米。

甚至于,还会有一些人,专门靠着生孩子来领取朝廷俸禄。

这要是碰上一个,类似中山靖王刘胜那样的,一个人生一百多个儿子,和诸多女儿的人。

这事儿,你说该咋办

咱大明有多少的钱,能供养得起

这个账不能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