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高粱红了(2 / 3)

站的兽医虽然都是不是科班出生,但经验可是几十代人沉淀下来的,一般不会出什么大问题。

小鸡还需要等一个月左右才放到山林中去,现在也只是商量个章程出来,到也没方文什么事。

没多久,这参观也差不多了,具体的事情自有问题了。

如果公社可谓变了些模样,墙壁新修了几个大黑板,大坝子里的草也锄干净了,因为每日聚集来的村民数量大增,有眼光的又在一楼开了杂货铺,还有小茶馆,生意到也不错,关键是人气很高。

杨站长一看这情况,就笑道:“难怪方文你现在这么出名,原来动静搞得这么大啊。”

可不是吗,现在虽然还是中午,但公社却聚集了几十号人,男女老少都有,小孩子特别多,都是来出售采来的野果,几个大黑板全是方文收购货物的清单,价值都是透明的。

方文一到,村民们都热情的向他打招呼,不时感叹又买了多少钱云云,小孩子换了钱大多会在旁边买些零食吃在嘴里,也嚷嚷着明天还要去采野果,解决了龙珠的问题,方文现在心情是说不出爽快,心想干脆散财,顿时大叫道:“感谢大伙的支持,今日的茶水我全包了,小孩们都可以去拿两块钱的零食算我帐。”

话一落,大伙都欣然叫好,小孩们更是蜂拥进杂货铺,嚷着要:猪宝贝、一根葱、牛板筋等等零食。

而公社的几个干部反到被晾到了一边,无人招呼,却没有一个人觉得这有什么不正常的地方。

黄老板看着这情况也有些意外,这才多久啊,也就一个多月,怎么现在村里人气最高的就变成这小伙子了?

接着公社干部陪着黄老板进去商量事情去了,方文到是没跟着进去,他又不打算安排亲戚进去,也就没啥兴趣了解。

索性自己也看起黑板来,因为有些价格他定了之后连自己都给忘了,关键是种类太多了。

每日公社这边收购的东西都由蔬菜铺子结算,而火锅店收购的鸡鸭等等也是由店里自行结算,各管各的帐目,月底的时候才汇报到底赚了多少,平时方文是不过问钱财的,只有用来酿造猴儿酒的野果才是他自己出钱。

平时在村里,光是畜牧站两千多的工资他都花不出去,而在村里平时还真没花钱的地方,所以村里人才能数十年如一日的积攒微薄的收入,积少成多,一辈子下来,等娃子考大学,这钱凑合凑合还是足够学费了。不过仍然有相当一部分家庭负担不起孩子大学的学费和生活费用,关键还是平时的收入太少了。

就在这时候,方文的电话忽然响了。

“叶娟有什么事吗?”。他前日才刚回来,应该没什么事。

“恩,是这样的,好多客人都问怎么这几天没有高粱甘蔗了。”

方文笑道:“村里应该没有多少了,之前种的高粱一般是当小孩子的零嘴,或是用来编制扫帚,很少大面积种植的。”

“那现在能不能种点,好多顾客都要求店里出售呢。”

“行,我现在去问问。”

“那赶紧啊,回头给我打个电话。”

“恩”挂了电话,方文忽然发现其实种高粱是个很不错的选择,因为种植高粱真的很方便,一株高粱种子能撒满一块地,而且这种子不需要专门培育,胡乱撒在地里就成,也用不了什么肥料,偶尔把杂草锄掉就可以了。

生长也非常快,关键是现在正是种植的季节,高粱的季节和玉米差不多,而到了十月份都还可以种植迟高粱。

正统的高粱只是取面结的穗,主要用来生产高粱米面,高粱酒,秆子可以用来当饲料用,但是却不能作为甘蔗来吃。

这里的高粱甘蔗是指的二代高粱,也叫甜高粱,村里的称呼是高粱秆秆,而形状就如缩小版的玉米秆子。不过这种甜高粱的水分并不多,含糖率也比不大甘蔗,但是吃起来又别有一番风味。

其实玉米秆子也是可以吃的,选那种里面没有发的,发指的就是空心了,咬着全是渣子,没有水分。没发的玉米秆子却有一些甜味,千万不要多吃,就算吃也要选老秆子吃,村里的说法就是吃多了要拉肠子,也就是会引起肠道疾病,大号的时候肠子都会拉得掉出来,可谓相当恐怖。

这山沟里的气候不适合种植大甘蔗,村里人又怕自家孩子贪嘴去吃玉米秆子,所以这才寻一块烂地撒甜高粱种子,给孩子们解搀。

高粱其实跟大家的生活密不可分,不说高粱米面,高粱酒,高粱糖等等,最常见的就是用高粱穗编制成的扫帚,就是那种面全是红色小颗粒的扫帚,这是往些年每个家庭的必备品。

高粱穗就如玉米秆子面的抽出来的天花,不过高粱的颗粒饱满,刚长出来是白色,等用手搓下来,晒干后,来年撒地就k了。

方文虽然这个月忘了收集高粱种子发光,但是却不影响让村民们种植,如果确实有销路,到时候在把种子发光散布出去,即使买不完,也可以榨成甘蔗汁慢慢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