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燕国伐赵(2 / 3)

  燕王喜喜,道了一声“彩”,也跟着一起哈哈大笑。

    栗腹瞥到乐间没笑,嘴张得小了一些,笑着问道:

    “昌国君咋了?腹说的这笑话不好笑乎?多招笑啊!”

    燕王喜安慰道:

    “虽然和秦国约定一起攻赵是相邦定下的,功劳是相邦的。但昌国君不要气馁,你的功劳在后头呢,这次伐赵,君为将军。”(注1)

    乐间铁青着脸,低头抱拳道:

    “臣请朝议!”

    燕王蹙眉,不悦。

    “你都这么说了,那就明天朝会唠唠。”

    第二天,燕国大朝会。

    绝大多数燕臣都赞同跟着秦国一起举兵伐赵。

    唯有大夫将渠极力反对,慷慨陈词。

    “兵,在精不在众。

    “我燕国和赵国约盟通好在前,而背约攻袭在后。

    “赠金祝酒在前,而趁赵国疲乏攻之在后,这叫不守信义。

    “师出无名,必将激怒赵国军民而奋起抗敌,而良将廉颇等又善于用兵。

    “赵兵虽少,但精勇善战,必能以少胜众,望大王慎重啊!

    “此次出兵袭赵,凶多吉少,决难奏效。”

    乐间跪坐在场中,听到将渠说的兵在精而不在多,忽然想到了父亲给他讲的关于田单的故事。

    “田单竟然说三万就够!”

    “三万就够”这四个字一直在他脑海中回响。

    【阿父,原来你不是在说田单和自己。】

    【你是在说赵国、燕国,你早就知道燕王是什么样的人。】

    【儿子终于明白你的意思了,希望不会太晚……】

    这一刻,乐间才理解了父亲,对越来越轻视的父亲重新充满敬佩之情。

    也知道了父亲在他临行前对他的赠语,到底有多么的无奈。

    “我啊,现在老了,说甚你都不听了。

    “有些事,你非得亲身经历了才行,唉,走吧。”

    高台上,燕王喜用力拍了两下手。

    “寡人已有主意了。

    “少数服从多数啊,伐赵!

    “乐间,你为将军吧。”

    燕昌国君乐间起身,恭敬地道:

    “我不打必败的仗。”

    相邦栗腹挺着大肚子就站起来了,自荐道:

    “我来!我为我王开疆辟土,让赵国顾头不顾腚!哈哈哈哈!”

    武将卿秦亦站了起来。

    “秦也愿为我王分忧。”

    燕王喜大喜,边大笑边道:

    “好!

    “此次伐赵。

    “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