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真的有点好奇。”少年笑笑:“巨子想杀我,派遣墨者来刺杀我,成功的可能性不是比光明正大登门要大的多吗?”
邓陵学认真解释:
“学不想杀长安君,只是长安君的死利更大也,所以学来请长安君去死。
“若是长安君自愿就义,君子的名声能保全,学也不用杀人,这就是最好的结果了。
“若是长安君不愿,知道了长安君是伪君子,墨者接下来就会刺杀长安君了。“
从看到一屋子的人开始,邓陵学今日就放弃了杀人。
有些事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是勇。
眼前人明知杀不死而强杀,是蠢。
嬴成蟜眯了眯眼睛,嘴角勾起,杀心暗动。
他承认楚墨巨子邓陵学是个好人,可好人要杀他,他就该露出脖子等死吗?
当先杀之!
孔斌心情很糟,墨和儒真就是天生对立乎?
他看好、愿意倾力助之的人,楚墨巨子执意要杀之。
墨者心是善的,可心善不一定能做对事。
义很好。
但能规范这个天下,让天下安定发展的是礼!
“邓陵学。”孔斌直呼其名,不再以“子”称之,表明态度:“斌不知,你为何非要长安君死。”
邓陵学语气依旧温和,言语却并不温和:
“是不知,还是故作不知。
“自赵国开始流行的铜管舞堕人心智,以声色惑人。要女人不事农桑,出卖肉身。
“列国大人夸赞长安君说了几多话,就有几多女子丢掉了衣衫,这种风气是应该提倡的吗?
“此子一路行来,君子之名愈盛,以何为代价?
“是平原君赵胜、燕假相将渠的性命,是信陵君魏无忌、春申君黄歇的名声,是燕的五座大城,还有赵、燕折损的数万士卒。
“以君子之名行恶事,比作恶之恶人危害更大,大不可以道理计也。”
儒、墨相争数百年。
孔斌自知很难改变两大显学的对立,今日与邓陵学论道论不出个结果,索性放弃,沉声道:
“斌今日不与你论道,暂不论长安君之是非。
“斌接下来顺着你的话说,不是斌赞成你的观点,只是斌想早点结束这场闹剧。
“天下恶人何其多,一个七岁孩童再恶也不会是最恶的人。
“你既然要除恶,那为何不从最恶者除起,非要一个七岁孩童死?
“魏王不辨是非,不明道理,驱赶贤人,任用奸佞。
“你就在魏地,怎不见你入大梁,上朝堂,当着魏国文武百官的面请魏王赴死。”
邓陵学想都不想,显然事前已经深思熟虑:
“此子此刻作恶不是最大,若能活至成年,必是最恶之人也。
“放由不管,掌控喉舌的贵族会将其宣为圣人。
“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