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天心自明,良知呈现(4 / 6)

p;“小人原本不叫呼,是拜在师长门下,师长改之,就是因为小人善于呼喊的缘故。”

    望着呼的笑脸,嬴成蟜脑海中猛然闪过曾经在书上一闪而过看到的内容。

    他不记得全文,只记得大意:

    有一个人远道而来,想拜在公孙龙的门下。

    公孙龙问其有何才能。

    此人自称声音洪亮、善于呼喊。

    公孙龙的弟子们哄堂大笑,公孙龙却一本正经地问弟子们有没有人善于呼喊。

    弟子们面面相觑,纷纷摇头。

    于是公孙龙便将此人收为弟子。

    不久,公孙龙带着弟子们北上燕国,来到黄河岸边,渡船恰好停在对岸。

    众弟子呼喊,投掷石子,使劲浑身解数也没将渡船招来。

    新入门的弟子自告奋勇,说让他来试试。

    公孙龙允之。

    这弟子只喊了一声,对岸的船家便向这边划了过来。

    “原来是你啊……”嬴成蟜看着呼,心情很是复杂。

    少年有一种奇妙的感觉。

    这是少年第一次见到在书上记载的小人物,连姓名都留不下的小人物。

    那篇文章之所以记述,是为了表现公孙龙的性情。

    【人而无能者,龙不能与游。】

    这是公孙龙说的话。

    意思是说一个人若是没有任何能力,那公孙龙不能与其一同游行。

    呼被主君看的有些讪讪,眼神飘移到死囚身上,不敢与主君对视。

    嬴成蟜心情更复杂了。

    华夏两千年历史,史书上记载的人很多。

    但和真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相比,少到可怜。

    呼是幸运的,又是不幸的。

    他幸运在能够被载以文字流传后世,不幸在后世没有人知道文字所载的人是他。

    这是第一个嬴成蟜知道,却当面不能识的历史人物。

    少年目光从一个个稷下学子的脸上扫过。

    [他们其中,又有几人能留下姓名呢?]

    再从稷下先生们的脸上扫过。

    [在我面前的诸子有十来个,名字留到后世的却仅有一二也……]

    最后,他重新看着呼。

    [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有王侯将相,诸子百家。]

    [但更多的,是呼这样的人……人人当能成圣人!]

    这一刻,少年目光无比坚定,心为之一澄澈!

    邹衍心中猛的一震,双目大睁,不由自主踏前一步,失声道:

    “天心?!”

    诸子诧异,不知邹衍在说甚,正要问询。

    呼的声音如从天边传来,宏亮而遥远,响在了在场每一个人的耳边:

 &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