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七章:这是最坏的时代?不,这是最好的时代(1 / 8)

    齐王建十六年,十月二日。

    稷下学宫最大广场,禹台。

    禹台的命名,来源于上古圣王大禹。

    在各门学派中,大禹多是一位圣王,尤其以墨学最为推崇。

    以禹王之名命名,寓意此广场宽宏广大。

    愿来此听课者,皆能如禹王般心系天下。

    嬴成蟜早已知晓这广场之名。

    他近两年前来到稷下学宫的时候,就是在此与公孙龙论道。

    但直到此时,他才从邹衍的口中知道此名含义。

    禹台有坐席三千,可容纳三千人。

    嬴成蟜坐在最靠近高台的核心一圈,身边前后左右几乎都是诸子。

    他望着诸子面貌。

    有面目潦草,不修边幅者。

    有文质彬彬,一身腱肉者。

    有眉心常锁,一脸苦相者。

    这些人他早就认识。

    昨晚是第二次认识。

    就是这些人,对中国未来堪忧,想要凭借毕生所学,为中国找出一条路来。

    他们授业解惑,又在不断丰富自身。

    他们授业论政,是在通过与他人的不断印证找出真实畅通的那条路。

    嬴成蟜看着身旁大儒孔穿。

    孔穿衣着朴素,头戴高冠。

    与谁人交谈都言笑晏晏,少有脾气。

    与正统大儒孔斌的脾气秉性相差甚远。

    除了那一身强健体魄,比常人远远高出的个头,看上去和孔家就没什么关联了。

    嬴成蟜之前一直不太懂。

    儒墨水火不容。

    为什么孔穿这个孔子六世孙,却能和楚墨巨子邓陵学结为好友。

    相识齐墨巨子相夫习不过短短数日,就能对案而食、把酒言欢。

    正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

    墨子虽然求学于儒,但正是因为不认同儒学,才会出走自立门户。

    不管从哪方面来说,儒墨关系也应当不会太好才对。

    孔斌对墨学的态度,才是嬴成蟜认知中的态度。

    察觉到嬴成蟜目光,孔穿低下头,笑道:

    “嬴子有惑?关于穿吗?”

    嬴成蟜摇摇头。

    以前有,现在没有了。

    儒、墨,道不同。

    但都是在为中国未来而努力,为了终结这个亘古至今从未有过的最坏时代。

    在后世看来文化璀璨,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

    在活在这个时代的诸子百家看来,却根本不是如此。

    他们所做的,用两个字就能概括——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