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老兵们不会说自己死了多少战友,只会说自己在战场上有多么英勇,说自己这个有爵之人吃的什么住的什么穿的什么。
这不是因为秦国对宣传有要求,而是他们各自的虚荣心。
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
人性如此。
杀良冒功,也是人性。
秦国纪律严明,秦军纪律严明。
但这严明不体现在杀良冒功上。
杀死一个甲士,就是杀死一个披甲的敌军。
割下其脑袋带回来,这就是实打实的军功。
但甲士的脑袋不披甲。
秦军攻列国,杀列国百姓,割其头带回,谎称是甲士之头,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检查之人发现了,人头不做数,就完了。
但总有检查之人没发现的,那这颗良人头,就也变成了实打实的功勋。
抓到没有额外处罚,抓不到就是赚到。
因此,秦军极为嗜杀。
所到之处,老人、稚童、女人这些顶着看一眼就知道不合格人头的人,或许能留有一条生路。
男人,杀。
秦军如蝗虫过境一般,在临近的韩、赵,扫荡了两个月。
杀人数,登记为军功的近两万。
没登记的,不会少于登记的。
时间来到五月。
在秦军大肆进攻两月后。
赵、燕、魏、韩、楚,决定合纵,组成五国联军共同伐秦。
联军主将,赵王丹推举伐燕气势如虹、立下奇功的乐乘。
燕王喜不喜,拒之。
乐乘带着赵军,刚把他的燕国揍了一个灰头土脸、颜面无存。
转头就要统领他燕国的士兵,想什么呢?
燕王喜以若强要乐乘为将军,燕人军心不稳这个正当理由,强硬拒绝了赵王丹的提议。
赵王丹心有不忿,但为了大局也只能忍心——秦军现在攻打的是赵国,不是燕国。
赵王丹主动提出,由燕将剧辛作为联军主将。
剧辛是赵人,是跟着赵武灵王南征北战过的名将。
剧辛领兵,赵王丹是认可的。
但,燕王喜又给拒绝了,以剧辛年老不善久战为由。
赵王丹气够呛。
剧辛在没有补给的情况下,守了聊城一年,你管这叫不善久战?
赵王丹是真搞不懂。
燕王喜既然不愿意让赵将领燕兵,为什么还不愿意让燕将领燕兵,是人?
赵王丹不懂,魏王圉懂。
在燕王喜提出由能战善战的魏国出将军,统领五国联军的时候,魏王圉拒绝。
五国伐秦,能把秦一下子打死吗?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