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七章:各有私心的五国伐秦,诡异的战争(4 / 6)

bsp;  他手下不是没人,但赵、韩、魏、燕不信任。

    你黄歇手下没有拿得出手的战绩,四国凭什么将自己的军队交予你手下指挥?

    你黄歇当伐秦是小孩子过家家呢?

    让你那个除了你没人知道的门客当将军,和让韩国出人有什么区别吗?

    投了得了!

    事情到这里,黄歇被逼入了死胡同。

    楚国能让四国放心的将,全都是贵族,无一例外。

    楚国不是秦国,将能从底层爬上来。

    楚国的将,从出生那一刻就定好了。

    王侯将相,皆有种也。

    掌控楚国、位高权重的黄歇。

    内政一言定之,外战求大父告大母也不好使。

    因为此事,黄歇对太子犹更热切了。

    太子犹是他的种。

    他的种要为楚王。

    到时候把这些贵族全都处理了!

    他带着对楚国贵族的恨意去找楚王元,请楚王元强令楚国贵族出人。

    戴绿帽而不自知,沉迷于给黄歇带娃的楚王元婉言拒绝了心腹。

    楚王元嘴上说自己说话也不好使,实则是根本不想说这句话。

    这事是楚国贵族对黄歇的一个反击。

    他作为楚王,喜见乐之,哪里会阻止呢?

    黄歇、楚国贵族对立,针锋相对,楚王元才能安心带娃。

    齐国原王室吕氏,用血淋淋的教训,告诉了楚王元一家独大的结果。

    楚王元、黄歇君臣相商三点,意见终于达成一致——还是请赵国派人。

    点名,廉颇。

    这问题在四国转了一圈,最终还是回到了赵国。

    赵王丹自然是没有不愿之理。

    秦军现在还在赵地驻扎呢。

    联军主将是不是赵将,都不耽误秦国伐赵。

    燕王喜不愿,凭什么燕军要让赵将领啊?

    但在楚、韩、赵、魏,四国都同意的情况下,燕王喜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燕国、魏国、楚国都不出人,韩国不配出人,那这主将除了赵将还能是谁?

    认是认了,但这个过程持续了半个月。

    心中早就知道结果的燕王喜磨磨蹭蹭,故意拖延,让秦军再多揍赵国一段时日。

    赵国越弱,燕国越有利。

    燕王喜可没忘赵国打来的事。

    等五国伐秦之后,燕国喜就准备伐赵,把这个仇报回来。

    这一来二去,待廉颇领着五国三十万大军来与秦军对战时,时间已经来到了六月份。

    联军从兵分两路。

    一路由廉颇亲自统率,在赵地征战。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