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四十三章:联军散,秦王薨,太子继位。赵魏战,刘季现,持符救魏(1 / 6)

    五国联军共有一名主将,四名副将。

    主将——赵将廉颇。

    副将——燕将剧辛、楚将项燕、魏将公孙离、韩将暴援。

    名义上,主将廉颇拥有指挥五国军队之权。

    实质上,要四国各自将领没有反对意见,配合廉颇才行。

    一旦四国将领生有别的心思,各国军队都是听自己将军的。

    这是有联军以来,一直存在的弊端。

    不管是佩六国相印的苏秦,还是领五国联军伐齐的乐毅,都不能解决。

    但凡合纵失败,或者未竟全功,问题一定都出在联军貌合神离上。

    廉颇说出实情,本意是想要打消四国疑虑,能够继续伐秦。

    函谷关确实难以攻破,如同天堑,但绝对攻不破吗?

    廉颇不信。

    当初匡章能打进去,他就也能打进去。

    这个天下没有攻不破的关,只是时间问题罢了。

    没有哪个国家能以一国之力对抗五国。

    当初的齐国不行,今天的秦国也不行。

    想法是好的,但在实施上面出现了很严重的问题。

    查出伤亡人数最多的是韩国,韩将暴援一下子就黑了脸。

    他怒哼一声,却没有作声。

    他不作声,等着他国武将作声,韩国谁都不想得罪。

    燕将剧辛听到暴援怒哼,得到了韩国传递的信号,当即冷笑一声:

    “希望上谷赵军也能如此地一般强悍。

    “我国失地未复,无心与秦战,不奉陪了。”

    廉颇不允,怒拍大案:

    “剧辛!尔这匹夫!不念旧日之情乎!”

    拂袖还未迈步的剧辛面色更冷:

    “辛效忠的是赵武灵王,不是赵何这个弑父畜生!

    “你受赵武灵王恩泽,却在知道赵何杀害赵武灵王后依旧效忠于赵何。

    “尔这无义之人,有何面目谈情!”

    “我是为了赵国!”廉颇快走几步,身影挡在昔日同僚身前,威胁道:“颇不会让你归燕,攻我边境。”

    “不让便战!”剧辛针锋相对:“看看你赵国士卒,到底强过我燕国几何!”

    廉颇看向没有表态的项燕、公孙离,希望两人能够站出来。

    燕国能参战,是因为此次伐秦先有魏国威胁,后有楚国加入。

    否则燕国哪里会跟着侵略自己的赵国一起伐秦。

    项燕、公孙离确实站出来了,只是所站位置不如廉颇所愿。

    楚国小将一扬眉毛,满脸骄傲道:

    “既然赵国士卒如此强悍,哪里还用得着我国帮助,想必将军能够不费一兵一卒打败燕国。”

    魏国公孙离面有隐怒:

    “此行只为伐秦,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