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八十六章:气撼鼎盖,二墨追随。朱砂点将,三氏离殇(2 / 5)

    说这话的要不是公子成蟜,楚墨巨子早就反驳了。

    在公子成蟜启发下,制造出过千里目、曲辕犁、水车、熨斗、椅子、桌子等诸多新物件的相里腹,瞳孔倒映着小鼎,突兀开口:

    “气能……和驱动水车的水能类似?”

    嬴成蟜犹豫不绝,许久方道:

    “大概、可能……是吧?”

    他知道蒸汽机,知道蒸汽机是通过蒸汽做功,但他忘记了蒸汽机到底是怎么通过蒸汽做功。

    这种不确定性口吻让邓陵学忍不住又瞄了其一眼。

    他无法将眼前这个犹犹豫豫拿不准主意的少年,和心中那个轻松道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少年重合。

    你提出来的气,你不确定?

    “水能,学大概能明白其义,东海浪潮之大能掀翻任何船只。”邓陵学皱起眉头,诚心发问:“学不懂,水能驱动的水车是什么?请相里先生赐教。”

    相里腹看看公子成蟜,见公子没有反对意见,也不藏私。

    从衣衫口袋里翻出一只炭块,在青石地面勾出连绵曲线,边画边讲:

    “水车是公子发明的一种灌溉农具,建造在河流之中,有许多种类。

    “完全依靠水能的叫水转筒车。

    “简单来说,水转筒车主体是一个大型立起来的木头转轮,如一个大筒。转轮边缘悬挂木筒,底部浸入水流。

    “湍急水流冲刷而过,会带动冲击转轮带动筒车旋转。

    “竹筒随轮转动,至底部时盛满水,升至顶端时因倾斜将水倒入导槽,导槽将水引至农田……”

    天下间,相里腹最信任的人不是相濡以沫的妻子,不是生命延续的子女,不是肝胆相照的朋友,是伪墨巨子邓陵学。

    邓陵学本就是手工大师,得相里腹如此详细讲解,哪有不通之理?

    楚墨巨子当下又喜又惊又悔——这水车怎么听都是楚国更适用啊!怎么就对天发誓不外传了呢!

    这厢楚墨巨子还是失悔,那边相里腹已经进入状态——按照惯例,研究发问:

    “四海不竭,水取之不尽。”相里腹屈指弹小鼎,发出“当”的一声响,颤音惊得鼎盖铁锤偏移半寸:“鼎能装的水是有数的,气便也是有数的。水尽数化为气,便不再产生气能了吧?”

    嬴成蟜头脑霎时有灵光一闪,封存已久的记忆解封了一片。

    [手工业还是秦墨牛逼啊,一眼就能发现问题所在。]少年心中感叹,开口将刚想起来的知识全部道出:

    “气遇冷化水。

    “将气重新化为水,再烧。”

    冷凝,蒸汽机不可或缺的环节。

    “公子确定?”相里腹深表怀疑:“这个鼎中的气化成水,气能不就消失了吗?再烧成气,不也是原来那些气能吗?”

    “嘶……工室令你是这个!”嬴成蟜竖起大拇指,讲述第二片解封记忆:“最开始水多加点,用一个导管将气导出去,再用另一个管导回来!循环利用这些水的气能!”

    相里腹盯着小鼎思索片刻,炭笔画出首尾相连的圆环,微微颔首:

    “明白了,就像水转筒车一样。

    “河流的水只要能刚好推动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