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三十二章:念情长安,新秦计划。赵姬吕妾,嬴政吕子(3 / 5)

 但你破坏就破坏了,为什么要杀死嫪毐呢?

    你明知道嫪毐是主君的人,你为什么不放他一条生路让他回来呢?一点交情都不念!

    主君以诚待长安,长安以杀报主君。

    这是顿弱、姚贾这些跟随吕不韦的人杰所无法忍受的。

    无法忍受那就不忍,干长安!

    然,主君忍了。

    这让他们更无法接受了。

    这怎么能忍下来呢?

    城门悬书的时候,主君都没有丢出十二君中闯出祸事的鹏飞背锅。

    为甚嫪毐死,主君能忍呢?

    这还是他们愿意为之赴死的主君吗?

    我等以性命报主君,是因为主君以国士待我等啊!

    主君视我等如草芥,那我等就不伺候主君了!

    九君齐至,讨要说法。

    他们本来想不带甘罗,就像不带赵底一样。只是甘罗官为相邦长史,一直侍候在吕不韦左右,避不过。

    他们不带赵底的原因,并不是姚贾所说的养伤未愈。

    而是因为他们七个人全都是吕不韦为相以后,慕吕相之名而后来的人。

    而赵底是最先跟随吕不韦的人,甘罗也差不多,属于吕不韦的亲信。

    有人的地方,就有势力。

    十二君,亦有亲疏远近。

    空气中仿若还弥漫着章台街上的血腥气,那是赵底的血。

    赵底人未至,以血参议会。

    “是弱想的少了,请主君责罚!”顿弱深深拜下。

    随着顿弱拜下,余下八君有跪地者,有鞠躬者,皆是承认思虑不周,请主君责罚。

    章台街刚刚发生的事,他们已经全部知悉了。

    赵底以身刺长安君,长安君在诸位官吏赶到之前杀死赵底。

    事态极其明了,其中内涵亦明了。

    嫪毐死了,他们愤怒。

    赵底死了,他们怅然。

    在怅然中消解愤怒,理解主君,认同主君。

    长安君本可以就着赵底身份作文章,拖他们十二君下水,拖主君下水。

    赵底身上的相系标签太重,怎么揭也揭不干净。

    长安君没有如此做,选择杀死赵底。也不给其他人如此做的机会,选择保全主君。

    相、王争斗如此激烈,赵底刺杀可以使王权派进一大步,长安君放弃了。

    主君投之以桃,长安报之以李。

    九君释怀,原本离散的心重新聚拢在一起。

    这样的长安君,值得主君如此做。

    只是……长安君杀赵底情理之中,那为什么要杀死嫪毐呢?

    “嫪毐之死,怪本相。”吕不韦让九君起身。

    自己起身,微微躬身,拜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