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百七十四章:定海锁国,荀子之忧(1 / 5)

    天气慢慢闷热起来,秦王政和长安君的心也很是躁动。

    滔滔渠水的水汽无法让二人心情平复下去,春夜的些许寒凉就更不可以了。

    日落西山,月色降临,一顶坐落在高山上的大帐灯火通明。

    鲁勾践掀开帐篷自外而入,手中拿着一把铁棒。

    坐在主位,代表秦国宴请郑国的嬴成蟜单手虚引,示意鲁勾践将铁棒送到郑国面前。

    “物归原主。”长安君郑重其事地道。

    郑国接过铁棒的手有些颤抖,此物对他们这一脉的重要性无与伦比。

    从前,有这跟禹王传下来的定海神珍铁,他们这一脉才是治水正统。这根据说是禹王丈量四海定九州的量水器,是能够证明他们身份的唯一物件。

    原本,是这样的。

    以后……郑国站起身,重重以铁棒点地,比六年前沧桑不少的黝黑脸庞布满酒色:

    “公子真乃信人也!”

    嬴成蟜拱手,真心赞道:

    “先生真乃神人也。”

    郑国摇摇空着的左手,心中只有微微得意。他今日听到的称赞已经太多了,他听够了关中秦人的赞美。

    接下来,他要让天下人称赞,让列国都知道他郑国做下了何等样的伟事!

    圣人不求名,他郑国可不是圣人。

    一把年岁,鸟不如年轻硬,牙口也没年轻好。他诸多欲望都淡退了,现在好的就是名。

    “公子,秦国介意我将郑国渠之名,散于列国乎?”郑国客气地问了一句。

    要是介意这一条渠水名字,公子成蟜食言而肥即可。既然公子成蟜和秦王政答应了这条渠水名为郑国渠,这个时候哪里会介意呢?

    然。

    公子成蟜似乎被这一句问话问住了,停杯投箸不能食。

    郑国不解,心中泛起不祥预感,想着这有什么好难答的吗?

    少年抬起头,像是下定了某种决心:

    “郑公,你不能离开秦国。”

    一把年纪的郑国见识过秦国是如何的刻薄寡恩,听说过历代秦王的手段。

    老人缓缓坐下,自斟,自饮,一抹嘴,嘴角挂着嘲讽,笑着问道:

    “秦王要杀我?”

    他相信,要杀他的主意一定不是眼前少年所出。

    少年苦笑,端着满满一樽酒走到郑国面前,弯腰敬酒:

    “郑公说笑了,王上怎么会想要杀郑公呢?”

    放低樽沿,酒樽相碰,少年解释道:

    “这条大渠要是让列国知晓,必群起而攻我大秦。

    “遂,我国将闭关锁国,封锁消息,只许进,不许出。

    “国内各县、各城、各村之人,皆当安分守己,待在原地,不得离乡。”

    郑国恍然大悟。

    一个人身处什么位置,就会关注什么高度的事。

    郑国只想着自身声名,只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