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救人救到底(1 / 2)

周知府审理此案极为迅速,不出半日便将案情查了个水落石出。原来那伙拐子每月都会给王知县送上银钱,王知县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由他们在辖区内作恶。周知府当即将王知县革职收押,又派衙役去捉拿拐子的同伙,这些暂且按下不表。

待围观的百姓都散去后,周知府这才笑吟吟地走到林淡面前,拍着他的肩膀道:\"贤侄逛个花灯竟能立下如此大功,真是后生可畏啊!来,和我说说,你是怎么一眼就看出那两人不是女童亲人的?\"

周知府此刻心情极好。正值朝廷考评之际,林淡送来的这份大礼,不仅让他破获了一起拐卖大案,更揪出了贪官污吏,这政绩可是实打实的。

林淡心知这是《红楼梦》开篇的情节,自然记得清楚。他略一思索,恭敬答道:“回大人,学生并不是一眼识破这二人,而是逛花灯的时候,看见抱着这小姑娘的那人很不对劲,这才留意了几分。”

周知府一下也来了兴趣,“哦?此话怎讲?”

\"学生见那女童衣着华贵,抱着她的却是粗布衣衫的汉子,身边也不见其他家人,觉得十分蹊跷,便一路跟着。\"林淡娓娓道来,这也是他读原着时最大的疑惑——甄士隐如此疼爱女儿,怎会让一个男仆独自带着幼女逛灯会?

周知府听得连连点头,转头对林栋赞叹道,\"不愧是十岁就考中童生的才子,当真心细如发。林大人好福气啊!\"

说着又看了眼自家正围着林淡傻乐的儿子周维,不禁暗自叹气,只觉心塞,同样的儿子,这么好的孩子怎么就不是自己家的。

周维——周知府的独子,虽然于课业上不勤,但为人热情,就比如林泽找来府上禀报此事时被周维听见了,他立刻表示要一起来。

林栋虽然心中也为这个二儿子感到骄傲,但深知顶头上司的独子秉性,谦虚道,“大人谬赞了,下官也是侥幸,家中也只有这一子尚可。”

周大人若有所思,想起林大人长子林泽被学院劝退一事,得出奇妙结论,一定是自己儿子太少的缘故!要是儿子多自然会有那么一两个出息的,于是回家自是一番努力。

正说话间,甄士隐和封氏跌跌撞撞地赶到县衙。原是那家仆霍启回家报信。封氏一见女儿就扑了上去,将熟睡的小英莲惊醒。小丫头睁眼见是母亲,立刻甜甜地唤了声\"娘亲\",惹得封氏泪如雨下。

霍启一进府衙就指着林淡道,“老爷就是他说小姐是她妹妹,还有一对夫妻说小姐是他们的女儿,小的实在争不过他们。”

甄士隐到底是见过世面的,一看林淡的穿着打扮就知不应该是歹人,又一转头看见了周知府连忙上前道,“草民甄士隐见过周大人。”

能混成乡绅,甄士隐也是有一套自己的处事法则的,他虽不喜做官,为人恬淡,但懂人情世故,对于本县知县和本府知府都是了解过一番的。

故而一下就认出了周知府。

周知府见来人认识自己便问道,“你是这女童何人?”

“回大人,这是小女,名唤英莲。”

周知府打量了甄士隐和封氏二人,看着岁数都不小的样子,这孩子看着也就三四岁的样子,皱眉问道,“可有凭证?”

甄士隐看出周知府的疑问立刻道,\"大人明鉴,草民子嗣艰难,年近五十才得此女,街坊四邻和隔壁葫芦庙的僧人都可作证。\"

周知府立刻着人去传唤寺庙僧人和乡长。

林淡忍了又忍终于忍不住问道:\"既如此珍视令爱,为何只让一个男仆带着逛灯会?\"

甄士隐一听就愣住了,“这位小哥何出此言?”

“你可知我是在何处见到令千金的?”林淡挑眉说道,“是十里街的灯会,我因疑惑为何穿戴如此整齐的女娃娃被粗布衣衫的男人抱着起了疑心才跟着走了一段路,见他将孩子放在一户家人门口匆匆离去,才命人将孩子抱起来的。”

甄士隐听到这怒气飙升。

“要不是我哥将孩子抱起来了,孩子可就要被拐子拐走了,这县令同拐子勾结,你的孩子可就找不回来了。”林清愤愤说道,不明白为啥有父母对子女这样不上心。

听到这甄士隐的后怕之意已经多过了怒气,眼眶也红了,对林淡深深一礼,“承蒙小哥出手相救,士隐定涌泉相报。”

此时葫芦庙的僧人和乡长赶到县衙,证实了甄士隐同甄英莲的父女身份,见女童已经找到家人,周知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