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状元牌坊(2 / 3)

给他,一个金马会不会太单薄了,不行我得去管娘借些银子,再置办几样。”说完周维就高高兴兴哼着不知什么调调走了。

周知府难得的没有训儿子,一时因为像林淡那么聪慧的孩子,真的少见,古往今来又有几个三元及第的状元呢?让自己的儿子跟人家比,说出去平白让人笑话。

二是周维参加了今春的府试,别管排多少名,好歹是一次过了,只要过了就有继续往下考的机会,他已经很满足了。毕竟在他的估算里,儿子不太可能一次就考过。

只是人心这个东西吧,难说。知道归知道,周知府还是可惜林淡怎么就不能是自己儿子呢?说起来他还是进士出身,林栋可不是!

同样得了消息的唐司马就没有周知府这样淡定了,主要是唐慕不仅比林淡、周维二人大上几岁,今年的府试还没考过。气的唐司马直接动了家法,唐慕足足在床上躺了一个月。唐司马的气刚消,就收到了林淡三元及第被点为状元的邸报,于是他又回家揍儿子了。

正在赶路的林淡当然不知道苏州好些孩子,因为他考中状元挨了揍。他正在催船工快些,再快些。把黛玉留给他哥,总是不放心。尽管有那么多人照顾,他还是想尽快赶回去。

行船的心情自然是极为迫切的,船队要怎么安排,赶路还是歇息,皆听他的安排。是以原本要二十五天才能到的路程,仅仅用了二十天。

如果回程也能这样顺利,应该用不了两个月他就能回到京城了。

不过几月没见,林淡和林清、林涵互相之间都觉得对方变化很大,最突出的变化就是一家兄弟都长高不少。

“你们两个今日怎么没去学堂?这么热的天到城门口来做什么,赶紧上马车,我又不是不知道咱家府邸在哪,哪用得着你们出来接啊。”

林淡赶紧将两个弟弟拉到马车上,五月的苏州已经很热了。

“这不是知道二哥今天回来,学堂里请了假,不过一日不去,不碍事的。”林清说道。

不多时就回了府,崔夫人和林淡自然是先去见过张老夫人,老太太早就知道二孙儿考中了状元,一连几日都乐的见牙不见眼。

“孙儿见过祖母。”林淡跪下磕头。

老太太赶紧将人扶起来:“好好好,让祖母看看,瘦了,也高了。”

林淡与祖母自然是一番亲热,不必多言。

那边林清、林涵就没有过了会试的林淡状态那样轻松惬意了。

回到家各回各的书房,看书、练字。

林清和林涵都是有志向的人,尤其看了二哥考中状元,朝廷直接给了正六品的官职,这可是他们的举人老爹忙活了半辈子才到的品级,而且这其中还有不少是侥幸。一般来说只,在本朝举人出仕做到正七品的知县就很难再进一步了。

说起来,本朝对于举人出仕是有明确的三条路的。

第一条,就是举人自己呈请,参加朝廷的考核,通过后可以任职地方上教学方面的官职,就像姚先生这样的。这类官职有从七品,也有正八品,受朝廷认可,但是教学这类的清水衙门想做出功绩来太难了,所以基本上没有什么再进一步的可能了,当然了相对的,这样的官职也不会出什么大的纰漏,一般来说可以直接在任上养老。

第二条,就是拣选制度了,考中举人参加会试三试及三试以上不中者,可以补授知县。三试不中,不说白白耽误了九年,就说要经历三次九天九夜的折磨,想想就头皮发麻了,这个补授知县,更像一种精神补偿。

第三条,就是不走朝廷的门路,本朝的地方官员是有一定任职权限的,比如说正九品的主簿一类,举人出身是有做官资格的,正九品的任命,只要人选已经有了举人功名,并且任命县的知县和所隶属的州城知府同意,就可以直接走马上任。

但林栋当年有些特殊,属于他祖父另走了门路,但即使有了朱笔亲批,知县和知府也都是点过头的,只不过他从县丞做起了。

林清和林涵既然想考科举出仕,这些自然是了解过的了。

林清还好,他原本就是奔着二哥哥的路走的,林涵原来有过以举人之身出仕的想法,如今看了二哥,改变了主意,学业上更刻苦了几分。

――

回乡祭祖并不是件麻烦事。

林栋并不似林如海和林家族人都没有联系了,有家中的管家跟着,即使林栋公务脱不开身,林淡还是很容易就找到了苏州城外的林氏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