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县主(2 / 3)

没人有异议。

忠顺王爷觉得只封县主有些小气,但碍于还有其他朝臣在,也不好说什么,率先说道,“臣以为甚好,若林大人为国尽忠,不过一孤女,皇家应多以照拂。

皇上道:“既如此,让礼部拟了名号,今特命陈尚书为钦差,带着封爵诏书去扬州办好此事。

忠顺王爷又开口道,“既要彰显天恩,何必麻烦礼部,皇上亲自为林如海大人之女拟一封号,更显亲近。

皇上沉思片刻说道:“王爷说的有理。林爱卿想保其女平安,朕便封其为康乐县主,赐爵田。命苏州知府尽快落实,令责成礼部、工部在京中为康乐县主选址改建康乐县主府邸,务必尽心操办。

殿中安静下来,兵部大人感叹道“不知林大人察觉了什么危险,竟做出如此决断。

皇上一时也沉默下来,他选林如海为扬州巡盐御史,大有让其玉石俱焚之意。只是没想到林如海竟愿交出全部家产。他的本意是让林如海与江南盐商两败俱伤。林如海之妻,毕竟出自四王八公。四王八公的根基在金陵,皇上不信四王八公与江南盐商之间没有勾结。

他曾经打的算盘便是若林如海死在其位,他大可以清算之意一锅端了江南盐商,将盐政归朝廷不说。还能以此事为由,大察四王八公与江南盐商之间的勾结,一步步瓦解四王八公的势力。

没想到林如海如今这一举措倒出乎了皇上意料,再让他孤身一人对抗江南盐商,到底心里有些过意不去。

毕竟世人皆知从古至今,巡盐御史要么家族庞大,足以震慑地方;要么朝中有重臣为基,可以为其发声。这林如海孤身一人,也难怪觉得自己危机四伏。皇上可不想百年后落地个苛待臣子的名声。

于是对兵部吴尚书说道:“吴爱卿,你调一队人马,随陈爱卿同赴扬州,说朕已明林爱卿决心,特遣一队人马,保林爱卿平安。

吴尚书点头称是。

皇上挥了挥手,殿内侍立的几位尚书立刻无声退下,厚重的朱漆殿门缓缓合拢,只余下兄弟二人。

忠顺王爷见四下无人,一改刚刚的肃穆,笑嘻嘻地凑近御案,道:\"皇兄这是要留臣弟用午膳?\"

皇上眯起眼睛,手指轻轻敲击着龙案:\"老九,朕可知道,你素来不是个轻易替人求恩典的性子。今日却特意让朕封林如海之女为县主,倒是稀奇。\"他顿了顿,意味深长地补了一句,\"说吧,打的什么主意?嗯?\"

忠顺王爷丝毫不慌,反而上前一步,顺手抄起御案上的茶盏,仰头一饮而尽,咂咂嘴赞叹:\"好茶!皇兄,这是今春的雨前龙井吧?\"

皇上瞪着他,又好气又好笑:\"脑子不怎么样,嘴倒是刁得很!\"他扬声唤道,\"小夏子,去给忠顺王爷包十斤雨前龙井。\"待内侍领命退下,皇上才挑眉道,\"现在能说了?\"

忠顺王爷见茶叶到手,心满意足地拢了拢袖子,笑道:\"果然瞒不过皇兄。\"他压低声音,\"臣弟确实另有用意——臣弟着实眼馋林如海家那个小姑娘。\"

皇上眉头一扬:\"哦?\" 露出了想听的神情。

\"那孩子聪慧灵秀,小小年纪就知书达理。\"忠顺王爷眼中闪着精光,\"臣弟有意撮合她与传英。\"

\"传英?\"皇上一愣,\"他才五岁,你这当祖父的未免操心太早。\"

忠顺王爷长叹一声:\"不早不行啊!皇兄您看看承煊——\"提到次子,他额角青筋直跳,\"那小兔崽子都二十了,王妃相看了两年,愣是没一家贵女愿意点头!\"

皇上想起忠顺王府二公子的\"威名\"刚从苏州回来几月——斗鸡走马、眠花宿柳,上月还当街与礼部侍郎家的公子为个戏子大打出手……他轻咳一声心下有些不好意思,宽慰道:\"这有何难?你看中哪家贵女,朕直接下旨赐婚便是。\"

\"使不得使不得!\"忠顺王爷连连摆手,\"强扭的瓜不甜。万一娶进门天天闹得鸡飞狗跳,臣弟这老脸往哪搁?\"说着偷瞄皇上神色,故意嘀咕,\"总不能学先帝时的成安郡王,硬娶了镇国公嫡女,结果新妇入门三日就悬梁……\"

\"胡说什么!\"皇上猛地拍案,见弟弟缩脖子,又放缓语气,\"罢了,儿女姻缘确实强求不得。\"他忽然想起什么,\"对了,今科状元的亲事,你打听如何?\"

忠顺王爷立刻苦了脸:\"臣弟试探过崔夫人口风,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