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谢。可眼见着老太太年事已高,一日不如一日,若不能在老太太百年之前,得到如今实际掌家的琏二奶奶王熙凤的青眼,只怕等靠山一倒,他们一家的下场,比那些被发卖的也好不到哪里去。
想到这里,周瑞家的脸上顿时绽开一个更热络几分的笑容,语气也显得真诚了不少:“姥姥您就放宽心吧!大老远诚心诚意地来了,哪有不让您见着真佛的道理?按说呢,这人情往来,原不该我多事。只是您老不一样,既是奶奶娘家那边的旧亲,又看得起我,特地来寻我,这个例,我说什么也得为您破一回,进去给您通禀一声。”
她话锋微妙地一转,压低了些声音:“只是有一样,姥姥得心里有数。如今这府里里外外,当家理事的,是琏二奶奶。待会儿见了面,说话行事,可得仔细些。”
刘姥姥一听有门,喜出望外,连连念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这可全仗嫂子您大力周全了!”
周瑞家的摆摆手,话说得漂亮:“姥姥快别这么说。俗话说得好,‘与人方便,自己方便。’不过是传句话的事儿,费不了我什么。”
说罢,她便扭头唤那个小丫头:“去,到倒厅那边悄悄瞧瞧,老太太屋里摆饭了没有?”
小丫头应声去了。
周瑞家的便又和刘姥姥东拉西扯了些闲篇,打探些乡下的情形。
不多时,小丫头回来禀报:“回大娘的话,老太太屋里已经摆完饭了。琏二奶奶眼下正在太太屋里回事呢。”
周瑞家的一听,立刻站起身,语气带着几分催促:“姥姥,快走!这会儿正是个好空当!再晚一步,回事的管家娘子们多了,就难插上话了。等会儿二奶奶还要歇中觉,那可就真没时候了!”
说着,她利落地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衫,又低声快速教了板儿几句见了贵人要问安、不许哭闹的话。然后便领着这一老一小,出了自家院门,沿着曲折的路径,逶迤向着贾琏和王熙凤所住的院落走去。